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热门】观察蚂蚁日记

【热门】观察蚂蚁日记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6W 次

一天终于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蚂蚁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观察蚂蚁日记

观察蚂蚁日记1

今年的暑假,我去乡下表哥家玩耍,原本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旅游,但这次旅游却让我意外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7月7日那天,我在表哥家刚吃完午饭,准备去散步。这时我看见了一根黑色的绳子。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看,原来是小蚂蚁军队。

它们正在朝着北面慢慢移动,想要把北面的奶酪移到蚂蚁洞里。就在它们干的正有劲头的时候,不知对面什么时候冲出来一群拦路虎——大蚂蚁军队,阻挡了小蚂蚁军队的路线。看样子,大蚂蚁们有点想要抢夺小蚂蚁的奶酪。

小蚂蚁军队的队长和大蚂蚁军队的队长在沟通着,说:这是我们的食物,你们快让开,否则就对你们不客气了。而大蚂蚁似乎也在说:你们放马过来吧,东西我们要定了,我们才不怕你们呢!

就这样,两队蚂蚁开启了互殴模式。小蚂蚁迅速改变路线,把大蚂蚁围城一团,将大蚂蚁围在包围圈中,有的大蚂蚁被咬掉了触角,有的大蚂蚁被咬掉了腿。大蚂蚁有死有伤,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只能落荒而逃。最终小蚂蚁打败了大蚂蚁,抢回了它们的食物。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死了的大蚂蚁也拖进了洞穴里。整个战场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思考:大蚂蚁明明个头比较大,为什么就打不赢小蚂蚁呢?

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决定跑回家查阅资料,弄清楚原因。回到表哥家,我迅速打开电脑,去网上搜寻我想要的答案。原来,小蚂蚁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体内会释放一种液体,这种液体会加速大蚂蚁的死亡。虽然大蚂蚁的个头比较大,但由于个头大,行动比较笨拙,没有小蚂蚁那么灵活,最致命的是大蚂蚁体内缺少这种会加速对手死亡的液体,所以大蚂蚁与小蚂蚁的战斗输的很惨。

通过这次旅行,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蚂蚁的知识,对昆虫世界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

观察蚂蚁日记2

9月30日星期天晴

今天,奶奶在淘米的时候一不小心掉了几粒米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我走来一看,米粒却都消失不见了。我就觉得很奇怪:米又没有长脚,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不见了呢?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是蚂蚁把米粒给搬走了。”我惊奇地问:“蚂蚁才那么小,怎么可能把比它身体大几十倍的东西搬起来呢?”妈妈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

10月2日星期二晴

我拿了一包饼干和一个放大镜,在蚂蚁经常走的地方掰了一块小饼干。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一个黑乎乎的的小东西正向饼干走来,我举起放大镜一看,啊,原来是一只小蚂蚁。那只蚂蚁用鼻子闻了闻饼干,用触角碰了碰饼干,忽然,蚂蚁立刻向一个的地方跑去。我跟上去仔细一看,发现了一个蚂蚁窝。又过了一会儿,从蚂蚁窝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蚂蚁士兵,它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等待着司令发号施令。我仔细一看蚂蚁“司令”,发现它就是之前的那一只蚂蚁,原来他是回来搬救兵啊,我还以为它不要食物了呢。蚂蚁们一只接着一只,齐心协力地把食物搬“回家”,我仿佛听见了它们的叫声:“123加油!123加油!”

10月4日星期四晴

我拿了一杯水,倒在了蚂蚁窝里,蚂蚁们以为下雨了,便四处逃窜。水倒完了我把杯子放到一旁,继续观察着蚂蚁。一会儿,蚂蚁们又聚集在一起,每一只蚂蚁的触角都在和另一只蚂蚁的触角碰呀碰,好像在讨论什么。大约过了五分钟左右,蚂蚁又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眼睛一亮,立刻凑了上去,发现它们在造房子:一只蚂蚁在前面挖,挖累了就到旁边休息,另一只蚂蚁接着挖,休息好了接着挖。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才挖好!

观察蚂蚁日记3

9月27日 星期六 天晴

说起观察蚂蚁,是因为秋假作业里有一道观察日记的题目,以前一直没机会去看,正好,今天空闲,所以我便去观察了它们。

黑蚂蚁的头很小,看上去就像芝麻粒,它的触角很细,像一根细细的丝线,蚂蚁有一条柳枝般精细的腰身,和绿豆差不多大小的身子,拼凑在一起,真是可爱极了!

蚂蚁找食物的时候,总会有一只蚂蚁先去探路,就像是蚂蚁群里的“侦察兵”,每当它发现了一些食物的时候,它都会先蹑手蹑脚地向食物走去,它走路的姿势就像是一个小偷一样地走走停停,好像是怕被其它的蚂蚁发现一样似的。只要前面没有危险了,它就会立刻加快脚步,爬进了装有食物的地方,它先用触角来顶,食物一动不动,再用头顶,直到它精疲力尽了,但那些食物仍旧纹丝不动。它只好爬出了装食物的箱子,并且把有同伴找来一起运食物。

在运食物的途中,黑蚂蚁们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在半路中,会遇到陡峭的路,遇到红蚂蚁来抢食物,但它们都能越过陡峭的路,用一些食物来让红蚂蚁满足,放它们过去。我想:黑蚂蚁们真团结,它们用巧妙的方法躲过了种种困难,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也那么能干,那么聪明!

从这次观察蚂蚁的经历中,我明白了:只要团结,就能克服困难。

观察蚂蚁日记4

星期天的下午,我在田野里玩耍。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串黑糊糊的东西在走动。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一看原来那黑糊糊的东西是蚂蚁在搬东西呀!我决心想观察一下蚂蚁是怎样搬运东西的。

蚂蚁搬家可真有趣呀!有的衔着蚂蚁卵,有的叨着食物,有的抬着刚刚出生的蚂蚁宝宝,有的好像已经把食物搬到新的住所,又返回来搬第二次了。可真是千姿百态呀!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观察着,发现它们始终排着长长的纵队,最前面有一只最大的蚂蚁,也许是它们的头吧!那长长的纵队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似的,一个挨着一个往前走,来回循环,秩序井然。更叫奇怪的是,假如有谁落了队,或者贪玩,紧跟着的那只蚂蚁,就会绕过去,用自己的触角轻轻地碰一下那只“小调皮”的触角,“调皮鬼”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又加入了队伍。看来,它们的纪律还挺严明的呢!

忽然有几只大蚂蚁离开了队伍,它们发现路边有一只死了的大青虫。它们立刻争夺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只小蚂蚁用自己的触角指着这几只大蚂蚁,好像在说:“你们应该团结一心,把这只死了的大青虫搬回新家里。”这几只大蚂蚁听了,赶忙搬运起来,有的在前面拼命地拉,有的在后面使劲地推,旁边还有两排蚂蚁抬着。不远处还有几组“啦啦队”在呐喊助威!没过多久,那只又大又肥的大青虫就被蚂蚁们搬到了新家。

我非常开心,因为我观察到蚂蚁搬家的情形。

观察蚂蚁日记5

喂了几天的糖水后,今天,我决定要给我的小乖乖们改换一下食谱了——我要给它们补充营养,送点肉食。

我从桌上抄起用来抓虫的秘密武器——一只透明的笔盖和一张半透明的、有一个角打有一个小洞的薄卡纸。我来到卫生间,抓了一只活着的灰蝇,把它送进了地狱——蚂蚁工坊里。

这个倒霉的家伙一掉进工坊刚巧砸在一只蚂蚁身上,把蚂蚁吓得团团转。很快,这种恐慌感染了整个蚁群,蚂蚁们马上像一群没头苍蝇似的相互撞来撞去,四散而逃。而灰蝇也在工坊里飞舞,吓得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灰蝇飞累了,就停在地上,喘口气。这时,一只奔跑着的蚂蚁正巧歪打正着把灰蝇头撞到坊壁的一滴水汽上。灰蝇的翅膀被水汽沾住了,露出了它最柔嫩的腹部。黄澄澄的肚皮十分饱满,称得上是皮薄肉多,还一动一动的,惹得蚂蚁直流口水。一只大个头蚂蚁耐不住性子,首先冲上前,试探性地用触角碰了碰那黄肚子。灰蝇被这意外的触碰吓得魂飞魄散,对准那只蚂蚁的脸就是一阵狂踢,蚂蚁被踢得火冒三丈,毫不犹豫地张开大颚对着灰蝇的嫩肚皮就是一口。这一咬可不得了,灰蝇当场毙命。肚子里的肉露了出来,血腥味顿时弥漫全场。大个子蚂蚁一闻到肉香,二话不说又是一口,咬掉了灰蝇的头,然后从灰蝇的胸部开始啃。小个子蚂蚁也闻风跑过来,但是它不敢冒然上前,只是乖巧地趴在大个头蚂蚁身旁,就像猎狗向主人讨吃似的,等待着大个蚂蚁的施舍。大蚂蚁转身背着小个子吃虫时,小个子又跑到它跟前要吃的。最终小个子以惊人的耐心和不懈地努力获得了食物,虽然只是那么一丁点儿。

观察蚂蚁日记6

这次,我写一篇有关科普的小论文,我的观察对象是一种小动物——蚂蚁。

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身体明显分为三节,分别是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喜欢成群结队地住在一起,寻找食物时会单独走开。在一窝蚂蚁中,蚂蚁分别有工蚁、雄蚁和雌蚁三种,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工蚁,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食物。要看到雌蚁和雄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蚂蚁搬家时,才能看到。在雄壮的蚂蚁搬家队伍中,那些身体肥大,长有翅膀的便是雌蚁,而身体较瘦小也长有翅膀的是雄蚁。在蚂蚁搬家队伍中,还可以看到有许多工蚁搬着白色的圆圆的东西,那就是蚂蚁的卵。

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是甜味食物,如白糖和面包屑等。蚂蚁寻食的情况非常有趣,只要你把甜食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在旁边耐心地等待,仔细观察,就可看到蚂蚁寻食的全过程。蚂蚁开始是漫无边际地到处爬,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就会嗅到甜味,然后慢慢地爬过来,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食物,看它有无反应,如无反应,它就会吃起来,并会试图把食物拖走。如果食物很大,它拖不动,它就会沿着来路回去叫同伴来,这时你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蚂蚁的窝。蚂蚁钻进窝后不久,就会出来几只蚂蚁,沿原来的路线向食物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蚂蚁会转回去,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它们会用触须交谈。不一会儿,从蚂窝到食物之间就会有许多蚂蚁。

蚂蚁真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观察蚂蚁日记7

6岁时,有一次我正在楼下玩耍。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刮,我的小手冻的冰凉冰凉的。眼看着,倾盆大雨将要来临,而我却傻乎乎地蹲在地上,猜猜我在干什么?哈哈,我正仔细地观察蚂蚁。我用手挠挠小脑袋。“咦!怎么这么多蚂蚁?真奇怪,它们身上背着白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呀?我怀着好奇心,用小手摸了摸其中一只蚂蚁,刚挨到,那只蚂蚁就惊慌地逃掉了,我乐得拍手叫好。真胆小”!我的心被这群蚂蚁深深吸引住了。

“轰隆。轰隆”,雷声十分震耳,天色变得越来越暗,那群蚂蚁跑得越来越急,这一阵阵雷声让我毛骨悚然,可是我还是坚持下来,想看个究竟。我蹲在那全神贯注地看,冻锝直打喷嚏,脑子里不断出现蚂蚁搬家的画面。突然我想到了快下雨时,人们匆忙回家的情景,这不是一个道理吗?我挺高兴,因为这毕竟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但一想,它身上背的又是什么呢?这还得我进一步观察。这时,老妈跑到我身边,抱着我,一边往楼上跑一边说:“哎呀,你可把我吓坏了呀!你在那干嘛呀?我可担心死了。”

回到温暖的家,我坐在沙发上气喘呼呼地问老妈:“蚂蚁在下雨前背的东西。是什么呀?”老妈拿来较厚的衣服,让我换上,然后说:孩子,它们运粮食呢!因为下雨,吃的不好找,那个小洞就是巢,它们正在往里搬粮食。下次千万不要干这种傻事了!我恍然大悟:“奥!原来如此!”

观察蚂蚁日记8

下午,伯伯带我去观察蚂蚁。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用石头做的台阶上,洒下一些香喷喷的面包片作为诱饵,就开始静静地等待它们了。

过了不久,台阶上来了几只蚂蚁,探头探脑的,估计是到处找食物吧。我细细观察,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三节:头部、胸部、腹部,有六条腿。所有又长又细的腿都长在胸部,后面的腿最长。小蚂蚁的嘴巴有两把像弯刀般的大钳子,也许小蚂蚁就是用这钳子把食物切割吧。除了小蚂蚁的腿,更有趣的是它的那一对触须上下摆动,敲锣打鼓的样子,我忍不住地笑出来。可是它为什么要长一对触须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又拿来片面包,拦在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小蚂蚁面前。只见小蚂蚁试着搬了搬,搬不动,便转过身子回去了。我以为它就这么放弃了。只见它草丛方向移动,路上遇到其他蚂蚁,他都会相互碰一下触角。不一会儿,一条“黑龙”似的蚂蚁大军涌向了那片面包。原来它竟是去搬救兵啊。我看见蚂蚁们挥舞着他们的大钳子,把面包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由一两只、两三只蚂蚁搬回去。眼看面包快要全运走了,我故意挖了块泥巴,把它们的路阻拦了。刚开始它们有点骚动,蚂蚁们团团转,遇上的蚂蚁相互触碰触角,不一会儿马上平静有序地找到一条新的路。很快,所有的面包都被搬走了。我真的佩服蚂蚁啊!

这次观察还让我懂得了一个既深刻又难忘的道理:蚂蚁虽然个头很小,但是团结起来力量非常大。同样,我们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观察蚂蚁日记9

今天,我又趴在了静谧的草坪中,忘了世界,忘了时间,忘了自己。

我开始发现自己的身体渐渐变小,世界慢慢变大,成为了小人国的一员,我带着满怀的好奇心,往这未知的森林中探索。

走了许久,我遇到了和我身体个头差不多大小的生物——蚂蚁。我并没有去寒暄,只是默默地跟着,走了一会儿便看到蚂蚁从一个洞口钻了进去,说实话我有点害怕,但是,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心惊胆颤地走了进去。一看我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这里有许多蚂蚁子民,熙熙攘攘的蚂蚁群和外面比起来,这里就是个热闹的集市。在我沉醉在这壮观的景象时,

有个蚂蚁朋友已经发现了我的到来,走到我面前,充满好奇的仔细打量我,紧接着它的触角动了动。因为我看到百科全书上说:蚂蚁是用触角传达信息的,我想它应该是在和我打招呼,我也用人类的语言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我继续参观这个庞大的地下蚂蚁城堡。我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室”,每走到门前,它们都会热切地和我打招呼,我也和它们成了好朋友。见到小蚂蚁小朋友,我把随身带来的糖果分给它们吃;看见那些工蚁兵在忙搬运东西,我就上去帮助它们。这是我又看到有好多忙碌一天的工蚁兵从外边回来了,我知道天色不早该回家了,我走出洞穴,睁开眼睛,发现我还是趴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此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

我发现了蚂蚁王国,你愿意一起和我参观吗?

观察蚂蚁日记10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王安琪一起出去玩,然后看到了地上的小蚂蚁,王安琪妈妈说:“咱们来看看这些小蚂蚁吧!”于是我和王安琪蹲下来,仔细观察起小蚂蚁来。

我数了数,有三个蚂蚁窝。蚂蚁的窝好像都是用一粒一粒的小沙子组成的,中间有个小洞洞,洞洞周围全是沙子,蚂蚁们就是从这个洞进出的。

小蚂蚁们的窝正好在人行道的这一边,它们需要去那边的草丛里找食物。小蚂蚁们沿着砖头的缝隙走,缝隙好像就是它们的公路。那“公路”弯弯曲曲的,好像迷宫。小蚂蚁们很有秩序地排成一队,一般都没有出队的,可是有极个别的还是出队了。

我用手轻轻捧起一只小蚂蚁,仔细地看。我发现小蚂蚁身长大约是两毫米,有六条腿、两根触须,当蚂蚁见面的时候,就会用触须互相碰一碰,就算问个好了。蚂蚁有一个大大的头,尾部有点尖,但是头部和尾部都比身子大。小蚂蚁慢慢爬到了我的胳膊上,好痒啊!

我发现一只小蚂蚁用嘴咬着一大块食物从草里出来了,好像在哼着歌呢!走着走着,它碰到了另一只蚂蚁,它们互相碰了碰须须,那只小蚂蚁好像说:“你看,我找到了一大块食物!”另一只蚂蚁说:“你真棒!”那只小蚂蚁来到蚂蚁窝前,“哧”一下子从洞口滑了进去。它今天可是满载而归了!

我不知不觉看了好久,等我站起来的时候,腿已经蹲麻了!小蚂蚁真有趣啊!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