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推荐】清明节扫墓日记范文集锦九篇

【推荐】清明节扫墓日记范文集锦九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25K 次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扫墓日记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清明节扫墓日记范文集锦九篇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来的。

这不,今年的清明也正是这样。早上我和弟弟还有爸爸、二娘、二伯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到了爷爷奶奶家,因为小孩不能去,所以爸爸没让我去坟,他就让我和娘娘还有弟弟在家里,他和二伯、爷爷一起去了坟地。二娘在做中午饭,而我便在院子里看着滴落下的雨滴。看着看着,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清明节都有什么习俗?于是,我便打开电脑,在电脑上找到了答案,大概是这样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是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都是在清明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就是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在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披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我们现在有的父母亲都还健在,但是他们不可能永远陪着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让每一天不白白的浪费。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2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我的手里拿着一朵小百花,到墓地,我轻轻地把小百花插在烈士们的坟上,表达我对他们的敬畏和哀悼。把今天的生活和昔日的生活对比,我才发现,倘若没有烈士洒下的鲜血,哪里有今天的祖国,哪里有今日美好的生活?

扫完墓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桃花、杏花、油菜花都开,小草钻出地面,大自然的景色真美丽!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3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去给去世的祖先扫墓。

去年清明节,大家一家回老家给去世的曾祖父扫墓。

到了家以后,准备地差不多了,大家就跟着爷爷去扫墓。曾祖父的墓地在老家的东南角,到了以后,大家将带来的纸元宝烧了,再挨次序磕头,磕头完,就基本结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又想起过世的曾祖父,不禁流下了眼泪。这可能是清明节的意义吧!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千古名句。可是千古名句也不定准确。这不,这个清明节就没下雨。

在早上我们去给外婆祭坟扫墓,下午到高楼东岩。天空飘着棉絮般的白云,一滴雨也没有,我们喜出望外。趁现在没下雨我们一大群人去爷爷他的爸爸的墓地扫墓。

我们带了很多扫墓的工具:扫帚、镰刀、纸金钱、纸银钱、纸铜钱、红纸与黄纸。首先,我们用扫帚与镰刀把坟墓旁的落叶与杂草除尽,把虫子赶走,保持坟墓的洁净。然后,我们把蜡烛点上,并把纸钱烧掉。烧纸钱是有规定的,纸铜钱是给死去的亲人用的,纸金银钱是给土地公公用的,不能搞错。接下来,我们把黄纸与红纸压在坟墓上,黄纸压在右边,红纸压在左边。最后,只需放一串鞭炮,我们点上百子炮,声音十分响亮。

一切完毕,我们看着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坟墓,开心地笑了。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人们开始为自己已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麽说是因为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造成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们带着我的母亲准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姥爷。一路上,我看到许多像我爸爸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自己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姥爷的坟前。看着姥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姥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姥爷也不希望我流眼泪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我们从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好像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6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作为节气,清明时期正是我国大部地区,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故称之为清明。

首先,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清明”二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春天真正来到了。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飘飘,和风拂拂,这时的风和雨,都是人们喜欢的,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古谚语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可见农民对于春雨的冀盼是多么殷切。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今天,我和姥爷一起去扫墓。路上,不时看到路上有和我们一样去缅怀亲人的路人,情景恰似“路上行人欲断魂”。

穿过乡间小路,来到墓地。我们首先看望的就是曾祖母,我把最绿最大最长的柳条插在了曾祖母的坟上。姥爷一边把祭品摆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面,一边凄凉地喃喃道:“妈,今天我来看您来了,小惠带着娇娇去郑州了,小惠生意忙,没时间回来,娇回来了。”我也被姥爷的悲伤感染了,眼含泪花,在寒气中颤颤抖抖地说:“老姥姥,我是你的曾孙女——娇娇,现在我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多,还在写小说,由于妈妈回不来,所以,我代妈妈向你问安,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我们点燃火苗,把“金山”、“银子”、冥钱统统放进了幽幽的`火中,凝望着这缕缕青烟带着我们的祝福和缅怀飘向曾祖母住的天堂。

怕接我们的司机等急了,我和姥爷又草草地扫了一下另外两个亲人的墓,最后深情地鞠了三个躬,离开了。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7

清明节到了,咱们四年级全体同学去烈士陵园扫墓。

八点钟,老师通知咱们到操场集合。咱们是一个班一个班走的,我班排在第二,王首政扛着红旗走在前面,咱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他后面慢慢朝前走。

咱们怀着庄严的心情,一步步走向烈士陵园。在那里,咱们将见到各位烈士的墓碑,将参观到他们的英雄事迹……

到了烈士陵园,咱们看到墓碑前早已摆了很多的花圈,上面写着对烈士的赞美词句,咱们也要为烈士敬献花圈,以表示咱们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在战役厅前咱们做了六个项目的活动,其中有两项是最值得纪念的,那就是敬献花圈和向烈士们三鞠躬。

献花圈时,我站在那里,看着花圈静静地摆放到台阶上,敬爱的烈士们,我来看你们来了,咱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来看你们来了!

对着花圈三鞠躬,心情无比沉重。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烈士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随后,咱们来到英烈厅。英烈厅是一些关于烈士们的介绍,让咱们更多的了解了这些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参观完英烈厅,老师又带领咱们来到英雄们墓碑前。咱们纷纷把自己带来的鸡蛋放在碑前,来祭奠牺牲的烈士们。

而后咱们又分别参观了支前厅和战役厅。战役厅也是一个资料厅,在这里咱们大饱眼福,更加仔细地了解那些烈士们。

九点二十,咱们在战役厅前集合,按照原来的顺序返回学校。咱们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8

20xx年4月4日 星期二 小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小雨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今天,这样的场景还真是能用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来形容。

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天,人们就给死去的亲人扫墓烧纸。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来给老婆婆烧纸。走过泥泞的小路,来到坟前,我们把许多好吃的好喝的放在坟头,大姨姨还找来一个木棍在地上画一个圈,把纸钱倒在圈里,这样是为了能让老婆婆收到纸钱。接着点燃纸钱,大姨姨一边烧一边念叨着:“收到钱别舍不得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拿着钱去散心去旅游!”纸钱在熊熊大火中不一会就烧尽了。

我也希望老婆婆在天堂里能收到这些钱,好好享受生活!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9

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节,人们纷纷上山扫墓祭祖,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我也和许多中小学生一样,于今天下午来到雅安烈士陵园扫墓。

当我来到山脚时,一眼就看到了高耸入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前早已放满了花圈和花篮,四周青松挺立,万古长青。每到此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可当我看到胸前的红领巾时,心情显得格外激动,因为这使我想起老师说过的话: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而国旗却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此时此刻,在我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战场上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一幕幕情景,使我想到了郑馨、黄得中、郑敬衡、张之玉、竺忠定等人民为祖国的解放做出的牺牲。

多么感人的场面,多么动人的故事,多么艰苦的战斗啊!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却成天要这要那,特别是不懂得节约用水。其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况且,我们的祖国还不够强大,我们的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敌人还在对我们虎视眈眈,因此我们新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我们必须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珍惜每一分钟,好好学习,长大了更好地报效祖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