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2017年“六个一”大走访民情日记选编

2017年“六个一”大走访民情日记选编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9W 次

导语:“大走访”是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一次面对面的互动,心贴心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六个一”大走访民情日记吧。

2017年“六个一”大走访民情日记选编

  “六个一”大走访民情日记:“小确幸”积攒成“大欢喜”

  5月26日 星期五 晴

在这个枇杷上市的季节,我走访时间一般放在下班后,今晚第一家走访的是湖湾三号桥的小范家。吃过晚饭约上同事,骑上自行车,沿着乡村小路向小范家走去,一路上同事帮我介绍着小范的家庭情况,他们家一共五口人,小范是苏州公交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妻子是医生,女儿是个品学兼优的小学生,父母都是果农。到了小范家门口,一进家门就看见他们全家都在忙碌地装枇杷。看到我们的到来,小范热情地搬出板凳,递上新鲜的枇杷让我们品尝。我和小范坐在一起,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和说明来意后,就聊起了家长里短。小范说自己和妻子有固定的工作,收入比较稳定,山上的农活全由父母在做,每天都起早贪黑,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还不错。以前枇杷丰收了,既要抢收,还要到处找渠道、找销路,总是愁眉苦脸的,今年就不一样了,在枇杷上市前,小范参加了由东山果品行业协会和东山电商产业园举办的“枇杷快递包装培训班”,学到了枇杷快递的包装流程,如何快速填单,通过在手机上操作来提高快递效率。通过政府举办的培训,他们家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了销售价格,增加了农业收入。说着说着,小范脸上露出笑容,他说,这都要感谢政府啊,为我们打开了销售渠道,惠及了全镇的果农家庭。

此刻,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小范言语神情中都写满了喜悦和自豪,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不知不觉,我们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告别小范全家,路灯已把村里的道路照得一片亮堂堂,按照今晚的安排,我又要去叩开另一家村民的大门……

  5月25日 星期四 晴

晚饭过后,我们开始走访吴巷村的群众和老党员。路灯已经亮起,习习微风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伴着声声犬吠,我们一家一家聆听着百姓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

61岁的老张,是村里的老党员,以鱼塘养殖、种植蔬菜和看守大堤闸口为收入来源。老张说,现在村里的干部比以前要辛苦很多,做起事情来难度也大,为了村集体的发展,为了村里百姓的生活环境的改善,这帮年轻的村干部付出了很多。看得出,老张对这些村干部充满了信任,对他们的的工作作风很是欣赏,对村里这些年来的变化也是看在眼里,喜上心头。老张的妻子原本是贵州人,说起丈夫看守闸口,她小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溢出的笑容充满了自豪,“虽然所得不多,家庭条件一般,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比老家真是强多了。”当然,在聊天中老张也并没有一味说好,问题也是谈到的,比如现在车多了,他希望在村间路口多增加一些反光镜以避免交通隐患,比如现在外来人员增多,偶而有盗窃现象给百姓带来了安全隐患,希望村里能增加监控探头,加大巡防力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张以闸口房为家,将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保卫群众生命财产的大堤上,我们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临走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留一张“走访联系卡”给他,希望他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想起我们这几个曾经来访过的“新朋友”。

我们马不停蹄又来到另一家,刚走进小院就看到了54岁的老陈和他76岁的老母亲。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得知,老陈早在五岁时就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脚瘫痪至今,靠补胎、修鞋子为生,母子俩相依为命。虽然双腿残疾,但老陈总能够助人为乐,缝缝补补从不多收村民的钱,还经常为村里老人做好事,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照顾。问及生活方面的情况,老陈说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希望政府在今后对残疾人再多关心一些,多提供一些残疾人就业机会。特殊的一家人,用“缝缝补补”编织着真善美的正能量,我真心希望老陈能找到个相依相伴的另一半,祝福他“幸福早点来敲门”。

  信访办

  6月20日 星期二 雨

梅雨季,雨淅沥沥下个不停。杨湾村村民应该没法上山干农活了,他们在想什么、愁什么、干什么?想到这里,我立马拿起电话拨通了走访联络员的号码,简单沟通见面地点后,带上工作手册和联系卡出发了。

在联络员的引导下,绕了好几个弯,我们来到了第一位走访对象家门口。旧木门上,共产党员示范户的标牌格外显眼。正想敲门,雨突然下得更大了,敲了好一会,总算有人出来了。他名叫陆德兴,是名老党员,他满脸笑容地迎接我们,热情招呼我们进屋坐下。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他就与我们掏起了心窝子。从他质朴的言语中能够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组织的责任心,内心充满了正能量。据陆德兴介绍,他向来心直口快,经常向村里提意见,明知容易得罪人,可还是要说,就这个脾气,也改不了,他自嘲说:“估计很多人都不喜欢我这个样子吧。“我呵呵一笑,立马劝他,共产党员就应该实事求是,像你这样的党员越多越好啊,其实村干部也希望村民能够多提意见,这样改进工作才有方向。“也希望你给我们党政办多提提意见。”我顺手将联系卡递给了他。走出陆德兴的家门,绵密的细雨仍在下,雨中的村庄呈现出一份特有的意境。我想:杨湾村正是有许多像陆德兴这样敢于说真话、干实事的党员,才能有今天的发展吧。

  党政办

每一次敲开老百姓的家门,我们都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乐观,钦佩于他们对困难的勇气。也许生活就是在不断发现“小确幸”,慢慢将其积攒成“大欢喜”的过程中。“大走访”活动还在进行,百姓的故事也未完待续,更美好的未来由我们一起书写……

  “六个一”大走访民情日记:走出“真感情”,谱写“暖心曲”

目前,胥口镇各级党支部走访调研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此次“大走访”让胥口镇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互动,心贴心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民情日记吧!

  胥江工业园北区党支部

  6月21日 星期三 晴

下午吃过午饭,我陪同领导去合丰村调研走访。我们来到了村民柳福金家里,村里为我们介绍了该家庭的基本情况。户主见到我们显得十分高兴,伸出手来与我们握手,连声说着欢迎。

进屋坐下,我们向户主解释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户主听后十方高兴,对我们提出希望村里的环境可以整治下,还希望村里木材厂两边不要乱堆乱放。我们也把户主的意见和建议记录了下来,并保证会尽快给予答复。

  新峰村党委

  6月2日 星期五 晴

下午,我叫上同事一起开车来到苏州恒之源服饰有限公司。到了企业,我和同事说明了来意后,企业的张总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会议室里,当我们问及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和对政府的意见建议时,张总向我们倒起了苦水,他说他的这家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效益也算还能维持,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企业门口的道路上经常被一些汽车修理人员占用,他们直接在道路上修理车辆,致使企业的集装箱出入非常不方便,也造成了很多的安全隐患。我和同事对这些情况认真做好了记录,同时告诉张总,我们会把这些问题转交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尽快针对这些问题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告别了张总,我们又来到了同苏州蒯祥古建园林设计有限公司,企业的杨总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公司的一些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杨总说,虽然现在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但是像他们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企业来说,他们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他们现在也是努力克服困难,稳中求进,继续努力把我们胥口古建的匠人精神发扬和发展。同时杨总对党和政府也充满希望,相信公司会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继续做大做强。

  子胥社区党总支

  6月15日 星期四 雨

午饭过后,我随社区一位同事来到苏州赵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赵总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在我们表明来意后,赵总表示非常的感谢,觉得自己的公司是一家小企业,但是政府也没有忘记他,还来搜集意见建议。交谈过程中,赵总表示公司发展过程中非常缺乏高端人才,希望政府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支持,并表示小企业资金短缺,希望政府能够有相关的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我们认真聆听了赵总的意见建议,并做了记录,我们告诉赵总,他的问题会有相关部门给予回复和解答。临走前,赵总说:“我的问题也是我这一类小企业的共同的问题,政府能够来走访我们,倾听我们的心声,真的是非常感谢!”

  财政分局党支部

  6月5日 星期一 晴

62岁的老李最近有些着急上火,因为儿子要结婚了急需新房,可是却迟迟交不了房,白白拖延了婚期,儿子媳妇都不高兴。我们连忙将问题记录下来,并着重勾画出他的联系方式,提醒自己及时上传下达,将之后得到的回复内容及时的告知。

除了拆迁房,失地补偿也是采香泾里不少村民家庭存在的共性问题,老吴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胥口镇对失地的农民补偿方案不一致。然而事实情况是:胥口镇按照吴中区的要求执行了统一的失地补偿政策。老吴口中所说的方案不一致,这是因为原胥口板块的农民以往享受的是土地入股分红政策,与原藏书、浦庄板块享受的失地补偿政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政策。但由于没有将两种政策的区别说清楚、讲明白,造成了不少人区别对待的错觉。

其实若能够及时的将政策解释清楚,村民未必会心有不平,折射出政府与群众间存在信息壁垒的问题,缺少沟通交流。这就更展现出党员干部们将走访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将自己所了解的政策文件,及时的与群众进行沟通,做好这个政府与群众的“中间人”,变为群众的“知心人”。

  胥口卫生院党支部

  6月15日 星期四 雨

吃过晚饭,党员们齐聚传达室,没有缺席。我们这个岗位比较特殊,又赶上老年体健及妇女病普查,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即将去走访群众,贴近群众,大家都有点兴奋。

一行人坐车来到子胥社区进行走访。走访中听到了很多社情民意,35幢201的老阿姨反应本小区物业不作为,白天发生宝宝推车偷盗事件;36幢302的一对年轻夫妇反应小区设备老化,特别是小区景观河边缺少相应的安全护栏,孩子玩耍十分危险;41幢504的老伯伯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小区物业在未争取业主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对小区绿化进行了大幅度整修,影响了物业绿化景观;64幢101的王阿婆反应一楼采光困难,家里的被子都要长蘑菇了……群众走访工作,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我感觉到,虽是新的时代,但人民对党的爱护,对党的支持热情不减,对生活的根本性热爱不变,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精神追求将是未来的更高级追求。

  胥口中学党支部

  6月14日 周三 晴

下午,由我校的副校长马松平带队,我们驱车赶往胥口镇新峰村顾家墩,我们一行五个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我们第一个采访的老孙家,家中盖起了一栋气派的三层洋房,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儿正围在桌子边吃蛋糕,原来今天是小朋友的生日,一家人吃完晚饭正在给小朋友过生日,两个小朋友吃的很开心,时不时害羞的看着我们这些来访者,在和老孙和他的家人交流中得知,他们对当下的生活基本上是满意的,家庭幸福美满,但是家中有一辆私家车,当时这部私家车比一般的小轿车要高,小区门口设置了限高杆,导致家里的`车子不能自由通行,我们立即对他的问题给予了记录,并向村干部进行反应,当即决定限期对该限高杆进行整改,保证小区居民的正常出行。

在纪女士家,面对我们的来访,他们热情的招待,通过与他们的谈话了解到,他们家旁边有一个老虎灶,每天都在烧柴火供应热水,排出来的气体刺鼻呛人,希望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经过实地的走访,情况属实,当场对这件事进行了记录,并让村干部进行沟通,限期进行整改,采用电力等清洁能源,让周边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新鲜的空气。

随后,我们来到一户姓周的人家,据周师傅和邻居的大爷、大妈们反应,这几年村里的车辆越来越多,路边上总是停满了各色各样的车子,而且灰尘很大,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这也是这一个村落普遍反应的一个问题,经过一番的走访和了解,该村毗邻附近的一个工业区,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业区上班,晚上就住在这个村子里,因此这个村子有很多的出租房,人多了,自然车子也多了,卫生环境也不容乐观,公共娱乐设施缺乏,且该村离高速公路很近,噪音污染也是一个问题。在搜集和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和村干部进行了一些讨论,村干部表示,道路太窄和拥堵问题,正在局部进行改善,也进行了污水下水道的建设,接下来考虑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将对距离村落较近的高速路段进行植被的阻隔,减少噪音污染,加强对社区清洁卫生力度的监督和整治,对村子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统一的核实管理。

  胥口实验小学党支部

  6月6日 星期二 多云

下午五点半,我来到箭泾村开始走访今天的5户家庭。走进一户家庭,退休的老伯一个人在家,他正咪了点小酒,兴奋地跟我们聊着:“胥口镇好,箭泾村好,我退休有工资,家里还有村里分的红利,日子过得很舒服,党的政策好,我们幸福指数很高。”

来到另一户家庭,一对老夫妻带着两个孙子,大的马上要上小学了,小的也快上幼儿园了。在肯定了党和政府为百姓办实事以后,两位老人提出了他们的困惑:“现在的教育技术越来越先进,听说将来就用电子书包。就是现在,有些作业都在手机或者爱派上完成,我们做爷爷奶奶的,怎么还跟得上啊?孩子的父母都是公司的骨干,一直加班到很晚,不可能歇一个在家。”我感到确实是个问题,联想起了20多年前的“放心班”,当时学校象征性的收一点费用,孩子可以在学校由老师辅导再呆一两个小时。可是,因为上级的规定,学校不允许收取哪怕一分规定之外的费用,学生在校时间一定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由此,出现了大量的民办机构,而这些机构良莠不齐。对此,我表示会将他们的意见向上反映,争取为百姓办好他们需要的实事。

每一篇民情日记,都承载着满满的“真感情”,每走进一户群众家中,我们都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乐观,钦佩于他们对困难的勇气。“大走访”活动还在进行,许多的故事也未完待续,一首美好的“暖心曲”将由我们一起谱写…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