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关于雾霾的日记两篇

关于雾霾的日记两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52K 次

日记雾霾篇一:清人诗文里的伦敦雾霾

关于雾霾的日记两篇

至少半个世纪前,伦敦曾是世界著名的雾都。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第一章就写到雾都,“到处是雾。雾笼罩着河的上游,在绿色的小岛和草地之间飘荡;雾笼罩着河的下游,在鳞次栉比的船只之间,在这个大而脏的都市河边的污秽之间滚动,滚得它自己也变脏了。”(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P5)当然,伦敦的大雾,并非我国宋代词人秦观《踏莎行》里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而是有毒的雾霾。

伦敦的大雾,对狄更斯说来,也许是“当局者迷”。说来难以置信,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有两个中国官员,倒是扮演了“旁观者清”的角色,成为伦敦雾霾的目击者,可贵的是,他们还用文字与诗词记下了现场与观感。

1890年2月1日(清光绪十六年正月十二),以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命名的法国轮船“伊拉瓦第”号驶出吴淞口。船上有两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一是薛福成,一是黄遵宪。前者的头衔是清政府钦差大臣、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后者的身份则是公使参赞。他们与一干随员同乘这艘轮船前往欧洲赴任。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一个多月的颠簸,4月22日(三月初四)踏上英国的国土。

1840年,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后,薛福成是清政府第六任驻英公使。薛福成此行,不仅在交涉领事设立、滇缅边界、借才异

国等方面取得重要外交成果,而且在考察沿途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有重要收获。《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不仅是一部外交日志,也是一部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文献。至于他们对伦敦雾都的观察,不过是其“副产品”。

11月17日(十月初六),薛福成到伦敦后第一次遭遇大雾,他的体验是用心的。他观察的不仅是雾都的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规律。他写道:“伦敦惟四月至八月天气较为清朗。九月以后直至三月,几于无日不阴,无日不雾;虽有时天气稍晴,而日为烟雾所遮,但见红轮晃漾,其光不甚明亮。”(《日记》,P238)伦敦的大雾“冬春犹甚,每五日中必有两三日昼晦者。”(同上,P239)翌年1月11日(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二),他又写道:“余在伦敦,连日大雾者已两阅月。??是日亦烟雾蔽塞,讵知出伦敦未及十里,则旭日晴朗,天无纤云。余以数月未睹此景,神气为之一清。”(同上,270)从总体上说,这些观察仍然属于表象的范畴。

何以知道这是霾而不是雾呢?刚到伦敦的薛福成感受是这样的,“伦敦数百万户燃煤之烟,为雾所罩,猝不能散,往往白昼晦冥,烟气四塞,受之者无不咳呛,余颇不能耐,亟欲避去。”(同上,P270)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呼吸系统,也影响人们的视觉。“室中皆燃灯火,方能观书写字。”(同上,P239)因此,才会出现行人用手电为汽车引路的怪现象。正因如此,“英之官绅,每至夏冬必移居乡间一两月,名为避暑避寒,实则欲换吸空气,谓可却病养身。盖烟煤薰灼之气,与人身脏腑之浊气,惟伦敦为最盛也。”(同上,P239)

导致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呢?他的观察是:“盖英伦三岛,四面皆海,本多白雾;而伦敦五百万烟户之煤烟,又为雾所掩,不能冲霄直上,聚为黄雾。??盖天地稍冷,则人皆拥炉,又多五百余万人终日夜焚煤之烟,非特灶突之烟也。大抵伦敦为地球第一繁盛之区。洋房几无隙地,又多三层四层之楼,平房之下尚有地室,已不啻五六层矣,是不啻以一伦敦化为三四伦敦也。”(同上,239)短短一段话,分析了伦敦的气候条件、能源结构及城市布局,可谓有心也。

薛福成作为一个初出国门的清廷官员,今人不应苛求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有多少了解,也不能苛求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多少研究。作为驻外公使,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包括伦敦雾都这样的由工业革命导致的环境污染,能有如此深入的观察与分析,已是难能可贵,这不仅体现了外交官员的职业敏感。

黄遵宪不仅是近代中国真正走向世界第一人,也是二十世纪中国诗界革新之导师。作为诗人,黄遵宪在英国期间,曾就伦敦大雾写过两首诗,一为《重雾》,一为《伦敦大雾行》。中国古代有许多咏雾的诗人与诗作,“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董思恭《咏雾》)、“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苏味道《咏雾》)、“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李峤《雾》)。在中国传统的田园乡村里,雾是朦胧而美丽、温馨而亲切的,而雾和霾之于人们的感官,感受是不一样的。黄遵宪笔下的大雾显然与前引的'唐诗不同,《重雾》中的伦敦,“雾重城如漆,寒深火不红”,如果还只是关于雾都伦敦的初步印象的话,那么,《伦敦大雾行》则汪洋恣肆地状绘了伦敦雾霾给予人的不适与恐怖。“苍天已

死黄天立,倒海翻云百神集。一时天醉帝梦酣,举国沉迷同失日。”开头几句,以中国特色的历史与神话,引出大雾的话题,而“化尘尘亦缁,望气气皆墨。色象无可名,眼鼻若并塞。??出门寸步不能行,九衢遍地铃铎声。”显然是直观与写实的现实主义。而充满奇幻与玄妙的“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人境庐诗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P387)则体现了黄遵宪浪漫主义的比兴功力。此行欧洲,黄遵宪之诗笔,不仅记录下锡兰卧佛,记录下巴黎铁塔,而且记录下雾都伦敦。以古风来描述工业革命的负效应,对于中国诗人,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最初,人们对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缺乏认识的。伦敦大雾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终于导致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从1952年12月5日开始,由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严重雾霾天气。短短4天,伦敦直接死于雾霾达4000人。12月9日之后,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死于呼吸系统疾病(2013年1月16日《西安日报》)。

痛定思痛的英国政府,终于开始采取一系列治理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制定《清洁空气法》只是一个开端。与立法保障相伴而行的还有科技发展、全民参与、媒体监督等等,伦敦终于在20多年后摘掉了雾都的灰色帽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伦敦的雾天从19世纪末期每年90天左右减少到不到10天。从滚滚毒雾到蓝天白云,伦敦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宝贵的经验。

“至于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旧唐书·杜佑传》)我国本来具有后发展优势,本来可以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不幸的是,近几年我国北方也遭遇了大范围的雾霾。好在世界各国已经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径。我们已经不必被动地依赖大风治霾,我们也不必为短暂的“APEC蓝”而欣喜。人们追逐蓝天白云,毕竟这才是人类正常的生存空间。

日记雾霾篇二:实习日记

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晴

今天公司的领导把我调配到公司的销售部去学习,因为销售是最锻炼人的综合素质的工作,一开始我是不太愿意去学的,因为自己不想做销售,但经过领导的一番开导后我有决定去学习一下。对于我而言,公司信任我,而且为培训我而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好好把握这次机会,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些东西。我想,我要学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上的和技能上的东西,还应该包括办公室艺术。毕竟,公事化的交际用语环境下,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适度的良好态度,才是将来事业成功迈出第一步的保障啊。

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雾霾

来销售部第一天上班很闲,因为我们销售部门负责人还在外地没回来,没人给我什么安排我的培训计划??不过,没关系,我就坐在这里听销售的同志们怎么打电话和客户适度聊天,顺便在公司销售部转转,大致了解一下公司销售部的具体情况。公司职员主要是分配到全国各地销售冷链相关的产品。哈哈,最重要是没有什么业绩指标要求,负责对上门求购产品的顾客进行引导购买。

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雾霾

今天我们的销售部负责人回来了,说我来公司销售部实习首先要进行一个星期的培训。培训从今天开始,每天培训的内容都不一样,分成好几个单元,一天一个的进行。今天的培训内容是:如何做好与顾客的沟通。来到培训室,才发现来这实习的人还不少,有十来个大学生,好了我不用担心势单力薄了!公司培训主管通过多媒体ppt向我们讲解如何进行与顾客沟通:

1、感同身受,多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同时不断地降低自己习惯性防卫的程度。

2、随机应变,即根据不同的沟通情境与沟通对象,采取不同的对策。

3、了解顾客真正需求。了解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以及客户那里的具体情况,我们更应该引导客户,我们要主动发问,问我们想知道的问题,问我们不清楚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沟通的目的。

4、灵活掌握策略。策略和政策因人而宜,进行灵活机动的把握,最大限度的把握消费者。

说完了理论知识后,让我们自己模拟练习。

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雾霾

今天我们安排了下一个项目的培训——产品知识的培训。首先,要本公司所销售的产品知识的培训,培训主管给我们讲解了各种品牌在国内的销售情况和各自主要的优势。其他细节的东西让我们自己看公司给我们发在手中的各个品牌产品的明细说明书。除了对本公司产品知识的培训外,还要给我们培训公司本行业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我们公司的主要优势所在,让我们能更好的把握顾客。

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阴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最主要的是掌握销售技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培训的内容。如何做好一名销售人员,首先,要遵守职业道德:1、销售员必须"以客为尊",维护公司形象。2、还必须遵守公司的保密原则,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公司策略、销售情况和其他业务秘密;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公司客户资料,如客户登记卡上的有关信息;不得直接或间接透入公司员工资料。3、必须遵守公司各

项规章制度及部门管理条例。其次,遵守公司礼仪仪表要求:1、男性皮鞋光亮,衣装整洁。2、女员工要化淡妆,不要用刺激性强的香水;3、男性员工头发不盖耳部,不触衣领为宜。4、在为客户服务时,不得流露出厌恶、冷淡、愤怒、紧张和僵硬的表情。5、提倡每天洗澡,勤换内衣,以免身体发出汗味或其他异味。最后,就是专业知识的要求——就是要对昨天培训的产品知识要熟悉掌握。而最主要的就是掌握销售技巧:1、客户进门,每一个看见的人都要主动上前迎接;2、将自己的热忱和诚恳推销给客户,努力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3、通过交谈正确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据此迅速制定应对策略;4、在客户未主动表示时,应该立刻主动地选择一户做试探型介绍;5、根据客户喜欢的户型,在肯定的基础上,做更详尽的说明;6、针对客户的疑惑点,进行相关解释,帮助其逐一克服购买障碍;7、在客户有70%的认可度的基础上,设法说服他下定金购买;8、不要给客户造成销售不畅、死硬推销的印象。

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阴

成功销售的主要因素在于个人的能

动性,一个如果积极主动,那么他销售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实话说的好:推销产品的本质就是推销自己!所以,今天我们培训的内容就是:销售意识的培训。销售意识的培训第一点,就是要让自己知道,你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和指标、也不是为了纯粹赚取中间的差价和提成来向客户进行推销的。而是为了客户的需要而来的,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而来的。只要有了这种想法,在同客户进行面谈时,你自己内心深处才不会有胆怯的想法,而是同客户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即使受到客户的刁难和拒绝也不要紧,因为是为了客户,而不是为了自己,那自己可以再试、再努力,知道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和需要才会停下来。为了别人的驱动力和为了一己之利益的原动力是

不同的。抱着为了治病救人的想法和态度,你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当然了,你解决了客户的需求,满足了客户的需要,销售的目的和结果也就完满的完成了。要知道,满足顾客需求是保证推销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销售意识的培训,特别是在实操中想应用的成功,那还要有角色换位思考。你不能去盲目的治病救人。因为治病前,你要先确诊病人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在进行推销时,你先自己将自己想成是客户,站在客户的角度想,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他们没有这个需要,你即使努力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那样你越努力,就会败的越惨痛。就像我在别的地方提到的那句话:“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要重要的多。

2014年1月1日星期三阴

最后一天的培训了,今天培训的内容就是做好客服与后勤。客服和后勤是每个实习生必备的知识,在岗位轮转的时候,有可能会安排你去做客服或者后勤中的任意职位,所以先做好相应的培训。客服——即售后服务工作,是一个综合技能要求相当高的工作,由对售后服务人员的要求也相当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了解市场现状,了解客户需求,而且了解一些企业运作和服务途径;

2、个人修养较多,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产品知识熟悉;

3、个人交际能力好,懂得一定的关系处理,第一印象好能给客户信任;

4、头脑灵活,现场应变能力好,能够到现场利用现场条件立时解决问题;

5、外表整洁大方,言行举止得体,有企业形象大使和产品代言人的风度;

6、工作态度良好,热情,积极主动,能及时为客户服务。

2014年1月2日星期四晴

今天第一天正式上岗了,开始做店面销售中的柜台销售。我们被分配到各个

店面去。第一天上班我很赶早,是第一个来到店里的。我们点挺大的120平方的店铺,共有10名员工,2名客服和7名销售人员和一名店长,而且只有2名男生,其余的都是女生,第一天上班,主要是大家相互熟悉熟悉。上班10准备,店长首先检查我们的考勤,随后是装扮(销售人员对形象要求很高),最后会给我们几个新来的实习生,讲讲店规和上班的一些要求。完了之后。就给我们安排柜台号,也就是我们办公的地方。

晚饭之后,回到宿舍我就开始着手看公司给我们发的各个产品的明细说明书,了解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特征。而后上网到各个产品品牌论坛去学习产品的知识,了解顾客对各个品牌产品的看法,和论坛朋友相互交谈。总之,要通过各个方式进行学习,填补自己的空白。

2014年1月3日星期五阴

今天,店长通过两天对我们的表现发表了评论。对我们的基本礼仪还不是很满意,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键重点:首先,要求我们的着装要干净、整洁、统一;其次,就是对顾客要保持微笑,要热心和真诚;最后,站在顾客的角度,为顾客着想。最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光盘,主要是让我们学习公司文化,了解在公司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注意该穿什么,不该穿什么。以及,可以讨论工作但是不能闲聊,更不能打游戏。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公司会组织春游,会在员工生日时送上一个茶杯之类的礼物。要求我们已最快速度适应到组织文化中,认同组织的价值观。

晚上回去后我就拿出那张光碟来学习,从头到尾主要讲的都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也难怪,一个能快速发展壮大的企业,一定是核心价值观与执行力、落实力高度统一的企业,并且从管理者到员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落实者。组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