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关于家乡的日记汇总9篇

关于家乡的日记汇总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6W 次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日记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家乡的日记汇总9篇

家乡的日记 篇1

以前,这里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它又清又凉,不管是活泼的幼儿,还是年迈的老人,或是普通的中年人,大家都喜欢这条小河。

可是,现在这条小河又脏又臭,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来这里,不过还是有几个人去的,可是夏天河面更是臭味熏天,没有一个人来。

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小河。

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那么人类的素质也应该提高,为什么人类的素质不但没提高,还下降了呢?爱护小河只是爱护环境的'一件,还有无数这样让人心疼的例子。

小时候我们就知道保护树木,爱护河流,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家园。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改变家乡!

家乡的日记 篇2

清晨,我披着露珠,走在家乡一条最寻常的小巷。我踩着青石板,寻找着家乡的味道。

这条小巷似乎睡着了,只有白墙和黑瓦静静地矗立在那儿。一旁的小河又把潺潺的流水声送给了小巷。两只乌黑的鸟儿以惊人的速度和我擦肩而过,而我只听见“噗噗”的扑翅声,两个小生命早已不见了身影。整个小巷被一层薄薄的湿气笼罩着。我想,可能要下雨了吧!我连忙撑起油纸伞,继续在小巷里漫步。这可能就是家乡的味道。

走着走着,一面黑子红底的大旗映入了我的眼帘,上面绣了一个斗大的“酒”字。这就是绍兴酒店的招牌了,虽比不上霓虹灯引人注目,可在白墙黑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走进店门,鱼干、腊肠挂满了一墙。而墙角下堆着大大小小的许多酒缸,大的酒缸足可以装下三两个小朋友——这也是我们躲猫猫的藏身之地;而小的酒缸只有手掌般大小,显得又精致又可爱。出于好奇,我小心翼翼地掀开了用竹编的酒盖。哇,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面而来,真想立刻捞一碗来尝尝!这黄酒,在古代,勾践用它投醪壮师;而今天,美国总统也用它来招待贵宾!我坐在长凳上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吃着茴香豆,真是人间美味啊!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起身离开酒店,一拐弯,随手推开一扇斑驳的黑漆小门,一座小巧而精致的园林出现在眼前。“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在这里流传至今!绍兴的每一堵墙、每一扇门,都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三味书屋里的“早”字,刻画着鲁迅刻苦求学的精神;青藤缠绕着的书屋,掩映出徐渭艰难而不羁的一生;大通学堂里的枪声,伴随着秋瑾不屈的呐喊……这厚厚的人文沉淀,更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纯纯的,让人心驰神往;家乡的味道,淡淡的,令人回味无穷;家乡的味道,厚厚的,那迷人的气息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间。

家乡的日记 篇3

时间过的忒快,转眼间已到了父亲逝世七期的祭祀之日。早晨起来,略作收拾,我和二妹便踏上了回乡的征程。

天气晴好,空气清新。沿途的刺花芬芳扑鼻,山涧的`瀑布如同白练。然而我们祭祀心切,无意欣赏四月的芳菲。

爬上山冈,再下山坡,在云峰尽头山路滴溜溜一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舒家大院骇然出现在眼前。老屋在晨风中颤巍巍的,吱呀吱呀地响个不停。几株苍竹尽职尽责地拱卫在老屋身边,枝叶上挂满了斑驳与桑凉。只有老屋门口那株棵高大的槐树还显得有点精气神。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的,雪白雪白的槐花。串串似蝶挂枝丫,身洁如玉美无瑕,风吹清香溢满怀,碧翠相映绽琼花。

妹妹摘下几串槐花虔诚地挂在父亲坟头,然后双掌合十肃然地跪了下去。我献上干盘,酌上美酒,焚香烧纸,鸣炮作揖,头涔涔而泪潸潸!

祭祀完毕,我们在父亲坟前长长地默哀,在槐树下久久地凝视。就是这棵不起眼的老槐树,伴随着我的父亲母亲度过了八十个春秋。今后,它还将一如既往的地陪伴着我长眠地下的父母,一年又一年,天高水远,路漫漫,易水寒。手摸着槐树虬髯沧桑的树干,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仿佛眼前出现了父母饱经沧桑,皱纹密布的面孔。良久,良久,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家乡的日记 篇4

秋天到了,小草换上了黄衣服,顺着秋风东张西望。梧桐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迎着秋风翩翩起舞。枫树换上了火红的衣服,红得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稻子一片金黄,就像铺了满地的`金子;苹果乐红了脸,石榴裂开了嘴,稻子笑弯了腰望着累累果实,果农伯伯心里乐开了花,又是一个丰收年!

小动物们都忙着收集过冬的食物,小蚂蚁把一粒粒米拖进仓库,小松鼠把一颗颗松果搬进树洞,他们的仓库里都满满的,可它们还是贪心地往里塞。

秋天真是一个忙碌而又喜悦的季节,我喜欢秋天!

家乡的日记 篇5

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见底,波光鳞鳞,日夜欢唱的小河。

小河是一幅无光十色的画,时时都印在我脑海中;也是一首揉情的诗,时时流在我的心中,又是一支动听的歌,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

春天,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有几株多姿而翠绿的柳树,长长的柳树随风摆动,像一个小姑娘在梳理长长的秀发。

夏天,河边的野花,柳树长得更茂盛了,倒映在小河里,小河变成了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

秋天,燕子南飞了。小河边飘满了树叶,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舟随风飘荡。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大地白茫茫一片,河边的柳树依旧傲然挺立,小河依然淙淙流淌......

啊!家乡的小河,我永远忘不了您。

家乡的日记 篇6

暗夜和细雨在寒冷的空气中交织,在车窗上嘀嗒。从窗外吹来的冷空气如同毒素,流及血管,遍及全身。

即使是在半睡半醒中我也深深感到寂寞低落……

“快点快点!上车。”爸爸催促着我们。才刚刚开出江西服务区离贵州还有千多公里呢!

我飞速跑上了车,这可是我第一次回自己的家乡。自幼在他乡出生的我,连外公外婆的脸庞也十分陌生的呢。我还有着一点点期待:“开车开车!”

“那有什么好吃的,不过是两片面包加个肉饼罢了。真怀念妈妈的羊肉粉呢。”妈妈对我说,“羊肉粉那个香啊,那个汤啊,不提了……”尽管她说不提了,可她还是滔滔不绝的讲着,我也听得神魂颠倒。

我只得更加向往了,究竟是“何方神圣”?

车开到贵州时,由于爸爸下错了高速,迷了路。“我们已经开了一天一夜了呢!”小孩子耐心已经磨完了,整天在狭小的车厢里待着,无所玩具自然是不高兴的。

我只好悻悻地躺睡在后排。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即使躺在后排不看窗户也感觉的.出来。

我生气:车开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到!下次我再也不来了!

在小雨黑夜的颠簸中,我累的不行睡着了……

突然眼前一片光明,我在半睡半醒中听到了外婆温和的笑声。一股暖流流淌在我的舌尖,滑进我的心头……不!是真的暖流!在在零下温度的家乡,外婆笑眯了眼:“听说你嚷着要外婆的羊肉粉,这不是正喂你吗。”

我渐渐回过神来,温馨的木房,温暖的火炉,鲜美的粉汤,我和外婆慈祥的面孔融化在其中,是我心里最想最美好的家味!

家乡的日记 篇7

每当天空拉起黑色的银幕,一幅幅“星斗图”就出现在眼前。雾,让“星斗图”变成模糊的灯光,在我眼前不停的闪烁。

两江新区里,树上挂起了又圆又红的大灯笼。灯笼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像萤火虫的摇篮。高楼大厦上,从明亮的窗户里,彩色的水晶灯反映在对面的大镜子上,让人觉得如此梦幻。

而在北城天街,可爱的娃娃一手拿着火红火红的灯笼,一边看着礼花。礼花像流星一样射出,又像花雨一样绽放。她点缀着灯火通明的重庆。

自古以来,解放碑一直都是重庆的.名胜古迹。白昼时,大批游客四面八方赶来,照相的、购物的……热闹极了!可到了夜晚,解放碑原来古老的面容,变得年轻。金色的光芒,让她变得特别迷人、美丽。

夜莺站在钟楼上,她俩唱着清脆的歌声,把累坏的我送进梦乡。梦里我是只小鸟,飞上天空看着伟大的祖国……

家乡的日记 篇8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春节从未断过。

春节是全年中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所以习俗也很多。汉族人过春节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到处都贴着春联,到处充满着喜悦的气氛,辞旧迎新。人们贴“福”字时总会倒着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把“福”字倒过来,才显得有一番“福气已到”的意思。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有丝毫差错。另外,左右对联的字数必须相等,左边联的末字必须发“平”音,右边联必须发“仄”音。

到了小年,便出现了另一番“天地”。大街上人山人海,全部都是来购置年货的'人们,小孩子们牵着大人的手去选择烟花。到了晚上,大街上张灯结彩,虽然已到晚上,但是没有一个人休息。

有一首诗说道:家家愿尘去,户户盼福盈。第二天,所有女人都在家大扫除。在吃饭之前,男人们带着孩子去拜访朋友与亲戚,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亲朋好友,在大扫除的同时,人们会扔掉家中不能穿的旧衣服,旧鞋子,并购买更多的东西。

快过年了,超市里挤满了人,他们这里挑挑,那里选选,那模样简直是想把超市搬走。与平时相比,现在道路上的车更多了!从早上六点到夜晚十二点,从未停歇。

晚上,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在外工作的人们,除非万不得已,都会回家来吃团圆饭,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

我喜欢家乡的春节,也爱为春节默默付出的人们。春节不仅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满腔希望。

家乡的日记 篇9

说起春节,我们小孩子别提多高兴了!

俗话说: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去卖肉,大年初一扭一扭……随着年味的逼近,我们迎来了春节。过年了,过年了……我们在鞭炮声中说笑、打闹、许久,我们的笑声还回荡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大年初二我们跟大人们去串亲戚,去了亲戚家里我们要给长辈们拜年,我们会说一些祝福的话,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我们穿着漂亮衣服,吃着丰盛的佳肴,喝着美味的酒水,甭提多高兴了。过了大年初五,就算把年过了,我们振作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我们要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建设美好的家乡做贡献。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