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冬至日记范文汇总6篇

冬至日记范文汇总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W 次

一天将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冬至日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至日记范文汇总6篇

冬至日记 篇1

x月x日星期x天气x

今天早晨,天还刚刚亮,冬姑娘又轻轻地拉开了我的窗帘。

“唉,这个鬼天气,冷死啦!”我醒来后大声嚷道,然后又躺下了。可是,一阵鸟叫声又吵醒了我,没办法,我只好起吃完饭后,我便和爸爸一起去上学。一出门,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我抖了抖肩膀,戴上帽子,继续走着。不知不觉中,我想起了往年的春天:花儿竞相开放,大地穿上了绿装,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们一家儿去爬缙云山,山上,树发芽了,花开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醒了。可现在,什么也没了,只有风婆婆和雪妹妹在不停地“工作”。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冬至,冬至是冬天最冷的天气,还有一句话“冬至数九,冰上走!”

啊,冬至来啦!

冬至日记 篇2

时光瞬间,转眼一年又到冬至,过了冬至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而过了冬至吃了汤圆就意味长大一岁了。

以前过冬至,爸爸妈妈都会很早就起来,在厨房里忙活着,他们都忙什么呢?搓汤圆。做我们喜欢吃夹肉馅的咸汤圆。而那时我们的小嘴总是很馋,站在旁边光看着就流口水,爸爸妈妈总会说:快好了,快好了,别急啊!”

终于等到汤圆熟的时侯,我们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就往嘴里送,结果被烫的张牙舞爪,后来什么都吃不了。

今年的冬至,我们懂事些了,不会那么迫不及待,但以前那些时光给我们留下了有趣的回忆。

冬至日记 篇3

12月21日 晴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也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节日,这一天,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有的地方在这一天吃汤圆,有的地方吃水饺,而我们这里吃“萝卜粄”,还会烧香备酒敬神。不管怎样,今天的晚餐很丰盛。

冬至日记 篇4

20xx年 X月X日 天晴

今天是冬至,老师让我们要跟着妈妈学会包饺子,体验一下从择菜、和面到把饺子包好吃到嘴里地过程。我围上围裙,戴上套袖,把手洗干净,准备工作做好了。

第一步是和面,先把面舀一碗放到面盆里,然后用水一点一点的洒在面上准备把面粉和成团。我是第一次和面水加多了面粉就稀了,水加少了面粉就和不成团。“妈妈,快来帮帮我”我都着急了,妈妈过来教我把面和好。妈妈真厉害面和好了,面盆上也干干静静的。

第二步是择菜,我们择的菜是韭菜,先把韭菜坏的菜叶摘掉,然后把韭菜洗干净,晾干上面的水分,再把韭菜切好放到一边。

第三步我们把切好的韭菜放到早就准备好的肉馅里,再把香油、盐、花椒粉、酱油等各种调料放好用筷子把肉馅拌好。我端起来闻了闻,真香,妈妈这时对我说:“香吗?我们赶快去包饺子吧!”我高兴的点点头。

我和妈妈开始擀饺子皮,妈妈对我说:“擀饺子皮要左手拿着皮右手拿着擀面仗,右手使劲擀,左手要跟着转,知道了吗?”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饺子皮擀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饺子,我也是第一次包,妈妈手把手的教我。先拿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用勺子舀一勺肉馅放在皮里,再把饺子皮对折边上捏上花边,我好不容易包好了第一个饺子,我很开心。

终于吃上香喷喷的饺子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可真香。通过这次体验让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为了我是多么辛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冬至里吃饺子,还防止冻耳朵呢!你看饺子的形状多像耳朵呀!

冬至日记 篇5

为什么人们冬至吃水饺呢?我上网查了查,哦!原来是以前神医张仲景在冬天游访,看见一些流浪的`人在街头要饭,耳朵 都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张仲景问:“你们的耳朵不疼吗?”“疼啊,可是有什么办法,我们这里已经死了3个人了,好心人啊救救我们吧!”

张仲景看见他们的耳朵像娇耳,就托人做了一顿羊肉娇耳,让人们 吃下后喝一些汤,就这样张仲景一直托人做,一个礼拜后,人们的 耳朵都奇迹般好了。人们都说,真不亏是神医啊。

冬至日记 篇6

不是清明扫墓吗?难道冬至也有扫墓风俗?说起来,冬至扫墓的习俗,比清明扫墓还早。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仅说冬至,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是祭天祭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而百姓在这一天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冬至之时已进入隆冬,庄稼收藏好了,人们忙了一年也要歇息了。于是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自察看。一方面维护坟墓,添土除草;另一方面供上祭品,烧些纸钱,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此习俗兴于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清嘉录》云,“冬至大如年。”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

在南方,冬至日扫墓较为多见,至今,许多地方仍然沿袭此习俗。冬至扫墓与清明一样,都是要扫除墓地的灌木杂草,上新土,填红墓碑上所刻的阴字,烧香点烛,烧纸钱,供糒珍(饭团)、鸡等。若扫祭大祖宗墓,还必须供以三牲,而且有一套仪式程序,比较隆重,最后是放鞭炮。祭祀完毕,在墓前与祖宗共同进餐,吃糒珍。

记得孩提时代,扫墓的那几天,简直是我们饲牛奀仔(北方叫放牛娃)的节日。我们故意把牛赶到有墓地的地方,等人来扫墓,以讨糒珍吃。扫墓人,往往备有一些切成两指宽的熟猪肉(五花肉)和食盐。看见我们,会给每人一个糒珍和一块沾了盐的五花肉。如果有人恰好从此路过,也会得到一份。吃完,我们饲牛奀仔便欢天喜地散开,去寻找第二个目标。要知道,那时我们平常吃的是稀饭,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干饭和肉。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