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中学生元宵节1000字日记

中学生元宵节1000字日记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7W 次

导语: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编先在这里住大家元宵节快乐!3则1000字的元宵节日记送给你们(づ ̄3 ̄)づ╭❤~

中学生元宵节1000字日记

  日记一: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宣布:明天下午学校将开展“一起闹元宵,同品童年乐”的主题班队活动,每个人都要准备碗、勺子……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个个都欢呼雀跃起来。

终于到了第二天下午,教室里装点得漂亮极了:红的灯笼、粉的灯谜、五颜六色的花灯,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满了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

活动开始了,首先猜灯谜,这可难不倒我!“四个人搬木头”、“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同学们个个抓耳挠腮,我想了一会儿脱口而出,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哈,我成了班级猜谜冠军,还得到了很多的奖品呢!接下来的活可要让同学们大显身手——搓汤圆!你瞧,一个个坐在那里跃跃欲试,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每个小组都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我们把带来的面团分成了四个小团,每人一份。我摘了一小团面粉放在手心,轻轻地来回不停地搓揉,就这样一颗如鹌鹑蛋大小、雪白的汤圆就“诞生”了。不一会儿,我的小碗里已是满满的一碗汤圆。再看看严睿做的汤圆,只有手指头般大小,就像一粒粒圆圆的珍珠,恨不得把它们一口吞下!我又向其他同学望去,吴喜雨的两只手上都沾满了雪白的、黏糊糊的面粉,就像戴了白白的手套,她还不停地在同学面前耍威风,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朱鹏的脸上不知为什么“涂”上了一层雪白的面粉,活像是一个粉墨登场的戏剧演员……

汤圆搓好了,开始下汤圆了!老师先把几个小组的汤圆倒进了热气腾腾的锅里!时间好像凝固了似的,等了好久汤圆还没煮好。一双双眼睛紧盯着煮汤圆的锅!咦,哪来的香味?原来是汤圆沸腾了,整个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糯米香味。同学们个个情不自禁地微闭着眼睛贪婪地嗅着,一副副陶醉的样子。

“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坐在前排,我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伸长脖子向锅里望去,只见一只只雪白雪白、圆溜溜的汤圆在锅里随着沸腾的开水不停地翻滚着,好像在比赛似的。

老师分好了汤圆,让我们等一会儿再吃。闻着浓浓的香味,同学们个个馋得垂涎三尺。我实在忍受不住那香味的诱惑,趁老师不注意时,急忙将一颗汤圆放进嘴里,“哎哟,好烫!”疼得我把舌头伸得好长。

吃着那白花花、胖乎乎的汤圆,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汤圆!

难忘这个元宵节,期盼下一个元宵节!

  日记二: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公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公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始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耀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今年的元宵节真的让人难忘!

  日记三:

春节的气氛还在弥漫,元宵的气息又扑面而来。

俗话说:“正月十五大似年”,元宵节下午,我们的学校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迎风招展的彩旗,醒目耀眼的标语,无不为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踏进教室,“欢度元宵”四个彩色大字直扑眼帘。同学们有的在黑板上画画,有的帮老师写灯谜,有的在找合适的地方挂花灯,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班主任李老师正在将同学们写在长方形红纸上的灯谜用一根长绳串起并挂在墙上。

活动开始了,首先是元宵班会,“大头博士”柏云轩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高声朗读他精心准备的元宵节资料。让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习俗,接着黄洋同学又声情并茂的朗读了几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其中一句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得多美啊!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有奖猜灯谜”活动,听说猜中有奖品,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脸上写满了自信。其中有个灯谜是“伞兵”(打一成语),听了灯谜后我立刻思索起来:伞兵是从天上降下来了,那就是……“从天而降”,我大声地报出了答案,耶!回答正确,老师给了我奖品—一块橡皮。

最开心的要数做元宵了,老师特邀了两位嘉宾:我的妈妈和戚悦的妈妈来教我们做元宵。只见大大的“雪球”被妈妈切成了许多块,分给每个小组,然后她耐心再教我们怎么做元宵。只见她先掰下一小块面团,用双手摁、压、揉,直到紧实为止,再把它搓圆了,很快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诞生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掰下一块面团,也揉揉压压,因为力气太大了,面团散开了,我只好重新来做。我把面团做成了小窝状,在里面放上了白糖,再轻轻揉搓,哇!成功了。我再看同学们做的,有大有小,大的像乒乓球,小的像鸟蛋。王燕婷还在元宵上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还真有点像女娲造人呢。温馨还做了许多小元宵,不是想把它串成元宵项链吧!哈哈……每个同学的脸上都荡漾着灿烂的笑容。

终于元宵下锅了,过了几分钟,锅里便传出了元宵特有的香气,我舀起一个汤圆蘸点糖,送入口中,哇!好美妙的滋味。我吃完了还想盛,可是锅前已经排成了长龙。我只好耐心等待,不一会儿那么大锅的元宵就被吃了个锅底朝天,三位老师都笑了。

啊!汤圆圆圆,我祝同学们成长圆圆,学习圆圆,也祝老师们万事圆圆,尽享幸福团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