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推荐】清明节日记模板锦集三篇

【推荐】清明节日记模板锦集三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6W 次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日记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清明节日记模板锦集三篇

清明节日记 篇1

在传统上,清明节是去为祖先扫墓的日子。这个清明节,我回到了我的家乡——连州,为祖先扫墓。

早上十点左右,我们就到了乡下出发上山了。我看见父亲和一些伯伯都带上了镰刀、锄头等一些用具,我心想:“咦?不是去扫墓吗?为什么要带上这些呢?

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我一看,吓了一大跳。哇!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行山”啊!一条路也没有,杂草甚至高过我的头,只能踩泥或是小草,而且山还很徒,一点儿也不好走。听爷爷说,有的草可以摘来煮着吃,有的树木碰到不久全身就会发痒、过敏等现象,仿佛走进了原始森林,真象探险!

到走进大山里,才知道,原来镰刀是用来扫墓除草和除草开路的呀!有时会由于草多过不去,就用镰刀来除,为我们开路的,我正想着,一听父亲叫:“张晓澄,快来拜拜你的祖先!”,我连忙跑过去,学着大人的样子,点上三支香,对着墓恭敬地拜了三下,嘴里念着什么保佑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什么的。接着,大人们开始烧纸钱了,过烧边说:“领钱啦!”我捡起一张,噍了噍,问道:“妈咪!这纸钱上是‘天地通银行’出品哟!这可比你们中国银行强多了!天地都通用呢!”母亲和旁边的大人听了,不禁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儿,钱烧完了。只见爷爷匆匆地走来,拉着我的手,走远一点儿。便对我说:“等一下他们要放鞭炮,太大声了,走远一点就稍好一点!”,就这样,我一会儿拜祖先,一会儿烧纸钱;一会儿就躲着炮,连续拜了十多个祖先。最后拜完了我爷爷的母亲,已到山顶了。

大约三点左右,我们就回去了,我边看着山顶上的美景,一边感叹:今天真累啊!但觉得很欣慰,今天子子孙孙都回来看祖先们了,他们在天之灵也会感到高兴的!

清明节日记 篇2

清明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去上坟。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妈妈叫醒,去给爷爷上坟。

奶奶把折好的纸钱拿出来,装在准备好的钱袋里,爸爸在钱袋上写上了爷爷的名字,也就是说这些“钱”是给爷爷准备的。

不一会儿,大伯开车来接我们。到了墓地,已经有不少的人在扫墓了。墓地旁有卖上坟用的菊花与折好的纸钱。奶奶拎纸袋径直地走向爷爷的墓地。爸爸拎来一个铁桶(烧纸钱用的)。大伯拿干净的抹布在爷爷的墓碑上一边擦拭,一边在说什么,像是在跟爷爷叙家常。我看了很不了解,这样说爷爷能听到吗?爸爸打了火机,这些纸钱就一股烟熏地飞向了爷爷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妈妈说:“老师说过,清明扫墓不能烧纸钱,会污染环境。”可他们却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少烧一点吧。”

我们一一跟爷爷告别,回来的路上,大伯跟我说,爷爷是个很勤劳的人,是个好人。

清明节日记 篇3

今天,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其中清明节的由来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传说的在汉魏以前,清明节则是一年中重新钻木取火的日子。到了战国时候,祭祀祖先和众神与保卫国家是同等重要的大事。因此,清明节日益受到重视。到了汉代,人们对祭祀日渐盛旺。盛唐之时,普通老百姓之家也纷纷上坟祭祀。当时的民谚有“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之说。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杰作《清明上河图》就给我们展示了当时清明节的盛况。到了今天,祭祖、扫墓已成了清明节习俗的重要活动,这一天,也就变得分外庄重,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怀念。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但是,清明节正值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因此,踏青、放风筝也就成了清明的习俗。清明去踏青,我必定要去扫墓,给先祖扫墓,也给英烈扫墓。看着苍翠的'松柏和安眠在青山绿水之中的英魂!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怀念那些为国为家作出贡献的先辈,正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

阳光灿烂,春风习习的日子最适于放风筝。我会带上青团、红藕等食物,找个油菜花烂漫的田野去放风筝。累了,就躺在绿草花丛里休息一下,听蜜蜂在耳旁“嗡嗡”的欢唱,疲劳就一下子被风吹跑了;饿了,就打开自带的点心,坐在田埂上细细品尝甜甜的藕,糯糯的青团,春天一下子就来到了我的唇边。古人对放风筝很有讲究,认为是消灾袪病的手段,尤其是不能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了别人的晦气。可我却不一样,我的心愿很简单,只求让风筝飞起来而已,并不在乎其它的。有时候,心里烦恼了,就干脆把风筝放飞了,让它带着我的烦恼一起飞向远方……

其实,何止是清明节,中国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读完这本书,我了解了我们祖国各个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不禁感到无比骄傲。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要为继承这些优良的传统,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出一份力。

简评:文章对于清明节由来的叙述篇幅过多了一些。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