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外 > 文学常识 > 关注感受,把表演写好

关注感受,把表演写好

推荐人:匿名 来源: 阅读: 1.69W 次

「一技」

关注感受,把表演写好

我们很多同学都有机会欣赏各种各样的表演。不少同学会把自己观看演出的经历写成文章。然而,这些文章大都把重点放在记叙这场表演的内容上:比如,一部歌剧讲了什么故事;一场马戏分别表演了哪些节目……只有这些概括的叙述性文字,是很难打动人心的。

现在,中考强调作文要突显自我的主体意识——即突显“我”的经历、感受或思考。那么,如何把一场精彩的演出,渗透入自我的意识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不是写我“看”到了什么演出,而是写我“感受”到了怎样的演出!

一场好的表演,带给人情感或思想上的冲击。如何表达出来?如何把脑中的感受写实?下列这些方法或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1.侧面描写。初中阶段的好几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看演出时正侧面描写结合的典范:比如林嗣环的《口技》、赵丽宏《顶碗少年》等。其中观众的感受,很好地烘托了表演的气氛,从侧面表现出表演的精彩。其实作为观众的一份子,“我”的感受也会包含在观众的反应中,因此适时描写观众的反应,不失为加强文章主体意识的好方法。

2.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是由演出引发出的自我感受。它可以把抽象的感受具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如果这一部分我们能做到文字优美,或者联想有一定深度的话,就可以极大地提升文章的质地。

3.通感。“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常被运用在描写与音乐有关的演出中。课文《明湖居听书》就是经典的一例。文中作者高超地运用了“通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歌声,写得具体生动,让人大开眼界。我们完全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写作时“打通”五感,尽量用新颖的表达,把我们的内心感受写得切实可见。

运用这些方法,大家可以发现——“我”不再只是一个演出的观看者,而是一个“参与者”。“我”的“感受”,重新诠释了这场演出的意义

「一文」

水袖里的诗意江南

巢骏至

这雨,真恼,真恼。雨水顺着街边的水沟似小溪般欢快地跳跃,将我逛水乡的计划彻底浇灭了。这下可好,只能随着父母一起去听昆曲,去接受那“文化的熏陶”。

不情愿地来到了演出的餐厅,便看见不远处的台上,放着简朴的一桌一椅,台下已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约莫过了半晌,台下走出个头戴玛瑙水晶头饰、抹着淡妆的女子,跨着轻盈的台步,款款走上红毯铺就的舞台。厅里众多食客霎时间静了下来,连筷子碰击声都听不见了。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台下响起阵阵掌声,盖住了外头的雨声,许久才渐渐平息。

向窗外眺望,外头的蒙蒙细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那细雨,打在古朴的青瓦上,生起一阵淡淡的雨雾,仿佛将那典雅的水乡小楼、手握船桨的白发船翁、饱经风霜的石拱桥,笼在翻飞的水袖之间。

正欣赏窗外的景,不料那台上已开了唱。但见那女子起了身,走了两步,清了清嗓,便启朱唇,唱起《牡丹亭》来。起时那声音甚是平缓柔美,似乎令人置身于烟雨之中。朦胧中有种丝锦划过指尖,微风拂过面颊的感觉,好不惬意。继而那声音又活泼了些,和唱词中那花季少女的灵动甚是贴切,仿佛眼前便是一片遍野花开的仙境,忽而溪流与青石撞击,忽而又是一两只黄莺在远处的树梢上啁啾。真是“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我从不喜欢传统的戏曲,不曾想,这水乡雨声隔绝了喧嚣,静听昆曲竟让人听得入迷。正想着,那声音又慢了下来、轻了下来,映衬出唱词中少女的思绪,越来越慢,越来越轻,最后只剩下一片寂静。仿佛那声音,在桥下的小河中融化,化作一片涟漪……

台下出奇地静,只听得见窗外雨滴打在青石路上的细微响声,过了一会儿,掌声雷动。邻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说道:“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好久没听到如此好听的昆曲了!”

窗外的雨还在下,这场昆曲表演,颠覆了我对昆曲的看法,总以为昆曲是靡靡之音,咿呀拖沓。可今天亲耳一听,才发觉其独特的美。这是江南该有的样子——

江南的水清澈见底。

江南的雨如烟如梦。

江南的故事总说不完。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作者系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生)

「一评」

本文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带我们走入了一场曼妙的昆曲演出。全文没有过多提及演出的具体内容,而把重心放在“感受”二字。运用联想、想象、通感等手法,展现了昆曲的婉转美妙,也让我们看到他自己对昆曲的理解和认知的改变。文章写昆曲,其实也是在写江南。作者把昆曲的婉约与雨中江南的迷蒙结合在一起,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给我们以双重美的享受。

作者:张兆婷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12月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