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外 > 文学常识 > 童年的棕色皮大词典 作文800字

童年的棕色皮大词典 作文800字

推荐人:管理员 来源: 阅读: 1.48W 次
我小学念书的教材放在阁楼上的几个蛇皮袋中。那些教科书一本本的,都很好地保存着。多年过去,每当收拾房间时,我还会把这些旧日的书拿出来翻翻。翻开旧日的书,许多往事就如在眼前,还有难忘的同学和老师。记得那一日,我又翻开那堆书,想晒晒。把书倒出来的时候,一个如砖头的东西重重地打在我的脚背上。我不由得捡起来看看,那是一本《新华字典》。
  这本《新华字典》是读二年级时买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字典是1992年修订本,棕色的封皮。我很喜欢这本字典,字迹印刷清楚,打开满是油墨的味道。我买了许多的书,这本字典却也一直保留着,在我房中,在我心中,她都有一席重要的位置。说起来,这本字典也得之不易。
  那是我念二年级的时候,某天,语文老师忽然宣布一个任务:“这学期每位同学都得拥有一本《新华字典》。要么自己买,要么借,都可以,大家拥有一本字典就可以随时查询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听到这个消息,我回家就准备自己的字典。我没有自己的字典,就只能去借了。开始的时候,寻找字典真的不易,我周围的几户乡亲都没有字典。不是他们不买,而是大家书念得不多,早不知那些书哪儿去了。一件东西放着,若你不去寻自然无印象。但你若哪一天真要寻它,它的点点滴滴又忽然被人记起。遍寻不得,有人提起:“吃商品粮的黄奶奶或许有。”黄奶奶1990年左右尚在国家单位工作,属于国家公务员,如今退休在家每月还有退休金拿。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高中生,那个时代算得高材生;二儿子念黄冈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人间天堂杭州做小学教师。她家算得我们山背洼村庄的诗书之家。是的,她家肯定有《新华字典》,我们在心里充满希望。从小以来我一直很积极,知道这个消息,我们就马上准备去黄奶奶家借词典。记得那是一个春日的晚上,外面有一丝丝入骨的寒意,我与父亲一起去黄奶奶家借词典。奶奶看我们来到给我们泡好茶,让我们坐坐,自己去找词典。她家儿子念书认真,也存着很多的旧教材。她在书房里找着,半小时后找到了,果然她家有《新华字典》!那是一本褐色封皮的字典,纸张泛黄,这本字典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吧。我的心里满是兴奋,终于有字典用了!黄奶奶递给我们字典,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哦。”我们坐了一会儿,对奶奶表示感谢,就回去了。拿着借来的字典,我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心里满是充实。
  隔日,我就将自己晚上借来的字典带到学校。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着查生字的方法,我按照老师的方法一一查询。借助老师教授的偏旁、部首、笔画等知识,我学会了查询不同的生字。渐渐地,原来那些“拦路虎”已经不再困扰我。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借助字典逐渐学会了许多的字。语文课本这本“故事书”也被我读得津津有味。我喜欢认字,喜欢语文。只是,我与这本字典的缘分却不是很深。
  邻居燕兰那时候也是念二年级,也在寻着字典。她借了很多人家,也是遍寻不得,也从别人那里知道了黄奶奶家有《新华字典》。黄奶奶自然也告诉她,字典已经被我借走。只是,燕兰并不放弃,她苦苦哀求着奶奶。黄奶奶被她求得烦了,只得答应她,我们一人用一天轮流使用。只是,字典到她手中就只见去不见回。我们问她,她只回答:“字典已经被我买下了。”我们自然不信黄奶奶会如此卖给她。想来她想一个人独用,但为一本字典我们也不好意思争执。我重新回到没有字典用的时代。
  那些年生活艰苦,去城里是一件很难的事。除非看病或买什么大部件,否则我们没有机会进城。新华书店也只有城里才有,我们很难买到字典。学校大约知道我们的难处,不知什么时候买了一批字典。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想起我们和燕兰借字典差点闹矛盾,就一口气买了两本字典。妹妹还可以用哩,父母这样想着。买了新字典,我就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生字,不用再担心别人借走了。这本字典棕色封皮,油墨很足字迹清楚,打开字典满满的一股油墨味,很是耐闻。我一直保留着这本字典,很是珍惜。妹妹那本呢,因为后来字典改版,却没有再用。
  自此以后,我就可以用上自己的字典查单词。因为字典,我学会了许多的生字,也读了很多的课外书。书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等着我来挖掘。时至今日,依然喜欢阅读,趣味一如当年浓厚。
  关于此文,想说三点。
  1.情怀。一本小字典,一段少年事。看似在写字典,其实在写自己度过的时光,在写回不去的记忆。写文章,情怀在场,很重要。但你要问如何表现情怀?这不是个容易回答出来的问题。
  2.意象。几乎是在看到标题的那一瞬间,就断定这是一篇有内容的文字。为什么?就源于那个字典的意象。这个意象,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选择正确。
  3.平实。通读全文,没有华彩辞藻,没有浓重抒情,只有普通的村落,普通的童年,普通的学习,普通的人生。可是,这是作者的人生,这是接地气的生活。这份平实,反而更有力量。

童年的棕色皮大词典 作文800字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