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精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范文

精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W 次

导语:让农村致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与追求,实现真正小康的保证。下面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欢迎大家的阅读。

精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范文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1篇】

遵照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市残联组织的统一联户活动,我于2012年4月和8月两次前往自己的帮扶联系户——环县秦团庄乡大天子村大天子组黄生辉家,在那里既看到了山区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民情,更体会到了只有与我们的衣食父母连成一片,用心沟通,用一点热量就可以温暖整个家庭的人间真情。

黄生辉家居住在山大沟深的偏僻农村,环境艰苦,条件落后,距离秦团庄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站在院子里举目四望,到处都是茫茫大山,尽管家里耕种着60多亩田地,但由于环县以北常年干旱少雨,又临近宁夏的沙漠地带,土地碱化严重,植物不易生长,也就广种薄收,连年经济匮乏,形成了恶性循环。更为不利的是,五年前,黄生辉在一次劳动中,摔坏了右臂,造成了残疾,身体也逐渐消瘦,劳动能力大打折扣,家中所有农活基本都靠妻子王炳霞劳作。黄生辉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在陇东学院上学,三女儿和四女儿在秦团庄上初中,由于姊妹众多,学费生活费开支很大,家里捉襟见肘,二女儿于今年考上高中后辍学外出陕北打工,成为支持众姐妹继续读书的第一个牺牲者。黄生辉的家境异常贫困,现在居住的3间土窑洞,系1982年所建,已经破烂不堪,黄生辉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他想翻修一下3间窑洞,用砖头箍一下破烂的庄崖面,但山高路远,成本预算下来就需要近30000元,这个想法也就一直没能实现。

黄生辉还有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女儿们都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走出大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谈到二女儿的辍学打工,他便心里难过极了。“那也是没有办法,孩子们多,学费花费大,总借钱贷钱不现实。”黄生辉说,“我现在干农活不得力,家里孩子他妈就很费劲。”“老二(指他的二女儿)辍学时就哭……”黄生辉一说到“老二”的辍学问题,就很不是滋味了。

2011年,黄生辉全家的所有收入,包括地里收获的庄稼折成人民币计算,约有6500元,人均才1000多元,而四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就需要16000多元。面对这样的窘况,黄生辉显得很无奈,他总是用完好的左手托着带伤的右手臂,话语很少,却似乎想要表达,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8月的那次傍晚,在大天子村部,当手里抓着我们送给他的3000元大女儿学费补助后,黄生辉退到一旁才跟我说:“这可帮了大忙了!”

2012年,黄生辉家全部的经济收入,也基本还是保持着上年度的状况,大概,二女儿打工还能换回来一点微薄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

同样作为农民出身的我,在每次见到黄生辉时,总能联想到同样身处大山只拥有很多无奈的家乡父老乡邻们的影子,望着身材单薄、目光里流露着坚定却又充满希望和期盼的黄生辉,除了给予极大的鼓励,我内心总是有种歉疚,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的职工我来说,我也不知道,我能帮他多少,而他的那些希望,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写下这篇日记,在此,我更衷心的祝愿还在上学的黄家三个女儿,但愿她们能够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争取早日从山沟里飞出三只“金凤凰”!

祝愿!祝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2篇】

她,满脸沟壑,根本无法看清她的容颜;衣衫褴褛,更无法看清衣服最初的颜色;穿一双人造大头皮鞋,我们难以想象她穿着这双变形的大头皮鞋,经历了多少个岁岁月月。当然,我们也应该能够想象的到,她也曾眉清目秀,有着美丽的脸庞;也曾楚楚动人,有着青春的梦想;也曾拥有幸福,有着憧憬美好未来的向往。

她就是景泰县上沙沃镇边外村村民路秀,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丈夫去世的遭遇下,不但把自己的三个子女养育长大,而且把丈夫的哥哥去世时留下的两个女儿抚养成人。

54岁的她,看起来要比一般同龄人苍老很多。头发花白,凌乱的盘着,毫无光泽可言;目光呆滞,说两句话就泪如雨下,酸辛结肠;手指弯曲,粗拙不堪,我们可以想象,在拉扯五个子女的时候,她经过了多少的风霜雪雨,承受了多少的痛苦磨难。

她的丈夫在1996年不幸去世,留下了一对年仅六岁的双胞胎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全部的家当:房无片瓦,仓无余粮。那时的她,看着三个孩子,看着家徒四壁,看着丈夫留给自己的三间矮小的土房子,看着这十来亩地,还有地里的庄稼,她会想,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该继续,或者自己以后的生活该怎样继续下去,如果继续,那么,该怎样继续下去。这时的她,心里不光是悲痛、无助,更多的是勇气,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就算是老天不公,就算是命运安排,那么,我也要为我的三个孩子坚强的活下去,”而她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们常人难以想象,她的身心要承受多大的煎熬,还要承受多少痛苦的折磨,她只是个女人。但是,她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所以,她坚强的承担了养育子女长大成人的责任,承担了家庭赋予她的责任。

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就在这样困难的处境之中,她又做出了一个足以成就其伟大的决定。当丈夫的哥哥去世、嫂子离家出走之后,她把哥嫂留下了两个女儿,接到自己家里抚养。这需要多么博大的爱心,需要多么慈悲的胸怀,需要多么崇高的灵魂,当然,在这里说这些有些多余,此刻的她,五个子女、三间土房、十亩薄地,面临的早已不是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而是生存的压力和苦难。首先,她必须保证一家人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进而,通过劳动努力,争取有体面的生存。

确实,他们生存了下来,因为这位伟大的母亲。她的两个儿子现在已经21岁,老大在县上学修车,老二在家里务农,三个女儿都在外面靠打工维持生活。十六年,她为什么这么坚强,我们无法知道,十六年,她为什么这么高大,我们更加无法明白,我们只知道,她把五个子女抚养长大,她们生存了下来。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女人,在深夜里是如何踩着乡间小路去浇水的;连煤炭都没有一家人是怎么样过冬的等等,想起来这些使人肝肠寸断,用早出晚归形容她艰苦的劳动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用含辛茹苦更不能说尽她承受的一切,因为她将继续这样的生存状态。

通过她的努力,最终使一家人生存了下来,可是,并不体面。然而,正是这样的不体面,使她更加的伟大。当她俊秀的容颜被岁月刻刀刻成千沟万壑时,她的子女们正在一天天的长大;当她的眼泪一天天的哭干的时候,她的子女们正在一天天的坚强;当她青春的理想被时光消磨的一无所有时,她的子女们正在一天天的拥抱未来。

她的坚强意志、她的博大胸怀、她的高尚情操、她的纯粹人格将永久的立于这个社会中,成为人们永恒的追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她在承担家庭赋予的责任时,勇敢的挑起了社会道德赋予的使命,这样一个女人,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得到社会的赞誉,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理所当然!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3篇】

按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总体要求,今天,我们局班子成员集体统一乘车,驱车40公里,来到了位于沿山的金佛寺镇小庄村。

在村委会听取了村支书段长斌书记对全村情况的简要介绍。该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467户,人口1691人,劳动力918人,耕地5002亩,人均2.96亩。村党支部共有9个党小组,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14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23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2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6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0名。全村主导产业以玉米制种、养殖、劳务为主,2011年全村农户纯收入达到1257.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9元。

在了解清楚小庄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区统计局局班子和村班子进行了座谈。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思路、党员带头示范、设施农业、种、养殖品种、致富门路、致富信息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摸清了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帮助村上明确了种植、养殖结构调整的方向,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建设,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区统计局局班子和村班子座谈座谈会完后,我深入到我的联系户2组的贾生有家中,听他亮家底、说困难、谈打算,较为详细的掌握了他的基本情况。结合他个人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积极开展帮扶活动,送去价值200元的春播用化肥2袋。

贾生有,70岁,户主,长期患有气管炎病,家庭现有3口人;妻子63岁,身患肺气肿重病;儿子40岁,在铁通公司打工。家中只有1个劳动力,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业和外出务工,2011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

通过几次的走访,并与村干部深入交谈,我认为,造成贾生有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妻子身患重病,自己也有病,两人长期看病,花去了家中多年的积蓄。二是家中耕地面积少,加之劳动力缺乏,家庭收入比较单一。帮助贾生有制定致富规划

针对以上致贫原因,结合金佛寺镇小庄村发展总体规划,经与贾生有本人沟通,自己为该户制定了年度家庭增收计划,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四季豆种植面积,改良羊养殖品种,针对小庄村离****近的实际,扩大养殖数量,增加家庭收入。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扩宽眼界视野,最终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也决心以这次行动为契机,抓紧抓好当前工作,帮助贾生有谋划好长远出路,使这次行动真正做到联村联户联心、为民富民惠民。对民情日记的思考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晴一篇篇民情日记中的三言两语震颤心尖,让心灵得到洗礼。那种力量感和带给我们的厚重思考,是再华丽的文字也无法给予的。

当一场如火如荼的活动宣告一段落时,我们的目光却无法从那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民情日记”中移开。“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刻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这是一名干部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类似的话语,在民情日记中常常出现,三言两语却震颤心尖,令人眼眶湿润。在这场由政府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我们的领导和干部们能够俯下身子,问百姓冷暖,为民办实事。透过民情日记中的一些感性文字,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与百姓的心贴得很近很近。只有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亲自沉下去,才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这应该就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程”的其中的要义之一吧。在带队参加的干部中,有很多省级领导和县级领导。当看到他们俯下身子与百姓交流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仆人性化的流露。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多领导干部分管和主管的单位里,基层员工却很少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有人曾戏言:基层的想找领导沟通、交流,反映问题,比医院里排队挂专家号都难。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有开不完的会、吃不完的宴席、出不完的差……其实,在单位里,我们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沉到本单位的基层一线去。如果每位领导都能够俯下身来,沉到基层去,整个社会的基层问题不就都好解决吗?能否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一项深入到本单位基层去的活动?既解决下基层活动更广泛的参与性问题,又可以听到最真切的声音。当前,改革进入关键期,如何凝聚人心,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攻坚战,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风险,这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下到基层去,把基层的声音带上来,把民意带上来,在新时期里,更加地做好密切联系群众这篇文章,您的决策将会更加贴近民众,您的决策才不会偏离改革的方向。我们祈愿,有越来越多的“民情日记”能够湿润国人的心田,并成为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1.走访困难户民情日记精选范文

2.优秀日记范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3篇)

3.干部“下基层”民情日记范文4篇

4.与农村有关的民情日记范文精选

5.精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范文

6.最新精编民情日记范文:走访困难户

7.最新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范文

8.联村联户民情日记范文3篇【优秀篇】

9.精选四群教育民情日记范文

10.“二对一”帮扶民情日记范文精选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