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外 > 文学常识 > 叙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浅谈记叙文的虚构写法(上)

叙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浅谈记叙文的虚构写法(上)

推荐人:匿名 来源: 阅读: 2.4W 次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贴近生活,关注生活。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要求我们抒真情,但生活天地无限广阔,对学生而言,课堂内外,吃喝拉撒,路上风景,草木虫鱼,人际交往,都属于生活范畴,为什么很多学生贴近了生活,关注了生活,写出的记叙文还是千人一面、乏味无比、泛泛而谈的流水账?

叙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浅谈记叙文的虚构写法(上)

这里涉及到一个“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问题。据王开东老师讲,他大学时曾写过一篇微型小说《吃面》,引起广泛好评。小说取材于他高中时的一次经历:在他吃面时,一个美女也在吃面,美到极点,无可挑剔,如天使在人间,让人目眩神迷。那时大碗面的分量很足,女孩剩下了很多,就结账了。突然一个乞丐蹩进来,伸手去倒女孩子的剩面。女孩眼疾手快,抢手把面倒进了卤水缸。然后,飘然离去。看那个老头可怜,“我”下了碗面给他带走了。这是生活真实,不是艺术真实。

但后来写小说《吃面》时,改了结尾:

“老伯,这剩面有点儿不卫生,”女孩红着脸,柔声说道,“老板,钱不用找了,给这位老伯下两碗面。”我的心一震,觉得眼睛湿湿地潮,抬起头来,那女孩一脸高贵的微笑,灿然如金。

的确,通过作者这样改造后,小说具有了波澜,增强了现实意义,还有些“欧·亨利式结尾”的意味。这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心灵同化生活的重要性。虽然修改了部分生活,但保持了部分生活真实;修改后的小说依然真实耐读。这里的“真实”,虽不是生活真实,但可能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因而是“艺术的真实”,因此可信,不虚假。现在我们看一篇周妍同学的考场作文《温暖》,来体会一下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普照。带着愉悦的心情,我走在喧闹的街上。街上车来车往,车辆掀起的滚滚灰尘,湮没了来来往往的人群。

“嘟嘟”,一声长鸣,一辆大卡车目中无人地横街驰过。再抬头时,我看见了街道对面围观着一伙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快速地朝那团人影“移动”。

人们的议论声已能听见,纷纷传入耳膜,但我仍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中年妇女模样的人被挡在外边,只听见她大声说道:“还不知道真的假的呢,装可怜吧?”她一面说着,一面翻了个白眼,大概是为了表现出对这件事的鄙夷。这让我从心底感到厌恶。我决定挤进人群弄个明白。在经过一番“艰难历险”后,我终于能探出了头。哦,原来是一个盲人,戴着墨镜。皱纹纵横而枯瘦的手里握着一段枯木,蓬乱的头发上还夹着几片枯叶,脸上又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好像隔了一层纱,毛绒绒的。只有那墨镜,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时有一丝耀眼,闪过一丝生气。他双膝跪地,没有可怜的讨要声,只是低着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最终,人群不欢而散,大概是因为好奇心已经得到满足,这里已然没什么继续“参观”的价值了。我瞧了瞧他那小破碗里,安静地躺着几枚大大小小的硬币。我搜遍了全身,找到了一枚一元硬币,静静地放进了他的碗里。随着“叮”一声脆响,他忽然抬起了头,站了起来。我吓了一跳,难道他看得见?随即,我知道我错了,他和我擦肩而过,拄着木棍僵直地走着。破烂的裤筒在风中无力地摇摆,仿佛风一吹就会散掉。他朝一个讨饭的小女孩走去,我不由地怔了怔。在如此喧嚣的环境下,他竟能听见如此微弱的哭泣声,不,应该是无力的求助!我急忙跟了过去。

“叮”,一滴晶莹透明的液体落在了地上,竟是盲人的眼泪!那滴珍珠在空中盘旋,升腾,最终在地面绽开了花。一朵,两朵,无数朵花竞相开放,那是盲人感情的迸发,是人性之花的绚烂。我没有看见他的眼睛,或许浑浊不堪,但我看见了他的泪,他的心,他的泪是心流出来的。他忽然抬起了枯枝般的手“哗”地一声,把自己碗里的硬币倒进了小女孩的碗里,积少成多,小女孩的硬币不再孤独,两颗心融在一起,不再孤独。

我看了看盲人,看不见了衣衫褴褛,而看见了一道纯正的光。过路人身上的浊臭刺鼻,却无法摧毁那道清泪中泛出的光芒,这应该就是人心之善的温暖吧。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