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日记 > 初二日记 > 【实用】班主任日记三篇

【实用】班主任日记三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6W 次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班主任日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班主任日记三篇

班主任日记 篇1

好多人一直在谈教育中的大智慧,但到底什么是教育的大智慧?智慧和技法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在很多案例中,作者都是在说:这是教育智慧。似乎说智慧就比谈技巧高出一等。但事实上,很多案例,包括本辑中选编的一些,我们很难辨别清楚这是技巧、那是智慧。也许,智慧与技巧的差别仅在毫厘之间。

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差别虽小,却是决定性的。以我个人的判别,智慧和技巧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出发点。技巧只关注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对人心灵的影响,它以解决问题为最高目标,为达到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而我们把这些手段从人的成长的大背景中剥离出来,既不了解前因,也不考虑长远的影响,只是将其总结为什么什么法,这种技法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说白了,聪明一点的人都会想到一些取巧走捷径的方法,我经常说魔术人人会变,各有其奥妙不同,如果把这些作为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当然就是剑走偏锋,甚至南辕北辙了。

教育智慧产生的源头是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就会为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苦苦思索,自然会有智慧,做教育时产生的奇思妙想当然也会不绝如缕。小爱产生小智慧,大爱产生大智慧。大智慧不一定很巧,甚至看上去有些愚笨,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是以,班主任做教育的境界决定了学生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向往卓越的班主任应该把追求教育境界,以发展人为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

班主任们只有摆脱了对技法的追求,才有可能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每个人成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但一定都需要一些时间,时间和经历的积累影响了思想的厚度,但更需要思考,反复在同一层次上操作根本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学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当我们达到这种境界,很多教育的灵感和方法会不断涌现,对教育手段的运用也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对事情的处理看似无法,甚至和传统的做法背道而驰,但细想来,那些超常规的'做法却恰好暗合了某些教育规律,他遵循的是人成长发展的大法。正是尊重了人的个性、注重了教育行为的实效性,才产生了教育的个性。

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是一个经典的超常规教育案例,看过的人都佩服陶行知的教育智慧,但如果陶先生不是从真正关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技法是怎么也不会想出来的。在现实中,我们也有班主任效仿陶行知四块糖的做法,效果却正好相反。失败的原因何在?是因为孩子还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和良苦用心,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和宽容掩盖了自己的错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由此可见,更换了具体的情境,离开了对学生的爱,技巧不仅不能帮助我们教育学生,反而会让我们的教育蒙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

教育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但技巧绝不是教育。

班主任日记 篇2

固执的认为只有真正的了解孩子们学业,特长,性格等等方面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才能更好的和制定班级工作重点。以下是我这一周的观察:

孩子们对于我这个新班主任,不陌生,不排斥,相当的“友好”。

班长具有必须的管理班级的经验,其他同学也认同班长的管理。

班级的常规工作如早读午读的班级纪律管理,路队,日光灯,图书角,卫生等有班干部管理。

美中不足的是:

课堂(包括语文课)中,孩子们不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小组讨论时有部分孩子讨论和话题无关的问题。

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反映:作业交的齐,但是作业资料完成率很低。完成的同学正确率也不高。(在之后的语文作业中也我也深有体会。)

从“自主拔河”一事能够看出,有主见的孩子较少,很多事情习惯依靠老师指派。

周五的'护花使者,家长没有来参加。

部分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不是很关心,班级中有3位同学中午既不回家也不去小饭桌吃,家长告诉他们吃小饭桌划不来,让他们去吃街边快餐。

在学校的常规这块,也有一些“现象”

有部分孩子早晨来到班级,交完作业后喜欢找其他同学“唠嗑”,没有做到交完作业后就自我读书。

在预备铃至眼睛保健操第一节开始前的这段时间,班长都需要敲击讲台来使教室安静下来。

下午放路队的时候,体育训练队和打扫环境区的孩子会直接从教室“溜掉”。

根据以上状况,我认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应是:

“如何使孩子静下来”

初步计划:

1.一日之计在于晨,争取7点半之前到校,在早读课前就和班干部一齐管理班级。

2.利用家校通向全班表扬在课堂常规中表现好的孩子,家校联手营造正面用心的氛围。

3.将班级工作更加细化,观察选取一些孩子担任细化后的班级管理工作。

4.和数学老师沟通(很庆幸他是我的副班主任),制定课堂常规的班级指南。

5.利用家长委员会,解决护花使者没有人愿意参加的问题。

班主任日记 篇3

每每想起我的班主任王华老师,我的心中总是有点内疚,隐隐约约觉得我和全班同学都欠着他的一份“人情”。

1995年我在北京一所成人大学对外经济贸易专业读书并出任该班党支部书记。班里的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年纪大小不一。也许是地域差异,文化背景悬殊,同学们思想观念迥异,谁也不服谁管,个个都很“牛”!班里因此人心涣散,一不小心班里便“火药”味十足,随时可能发生“火拼”。

我和班长费尽心思,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企图“力挽狂澜”,但苦于“回天乏术”,残酷现实未见改观。那时,王华老师是一位刚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分配来我校的“毛头”小青年,年纪和我们这些在校生相仿,那是他第一次当班主任,为了同学们,他呕心沥血,用心良苦,带我们去春游,经常主动联系北京电视台让我们去看节目录制,过生日时邀请班里同学和他同乐,他还经常到学生宿舍和大家聊天,在寒冷的冬天给同学们送来好吃的食物,尽管如此,总有一帮不谙世事的同学依然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没有买他的账。

有一天中午休息时间,王老师心急火燎地把我召去。他说,为了改变目前班里分崩离拆、不服管教的局面,他酝酿了很久,决心改选班长,对于班长人选问题他要和我讨论,并要我主持召开当天下午的会议。

我吃了一惊,原来的那位班长可是刚入学时系领导亲自挑选并拍板定夺的。我于是提议,班里要破天荒的设两名正班长,他听后非常惊讶,这在学院历史上是闻所未闻的。

我说,班里有正反两派,眼下,“正”不压“邪”,“邪派”人数略多于“正派”,古人云:擒贼先擒王,要扶邪归正,正反两方要各设一名班长,平齐平坐,齐心协力,才能管好这个班。

这一险招,看似荒唐,但也实属无奈。王华老师采纳了我的意见。下午班长改选结果如我俩预先所策划的一样。

两班长同时主政的消息如深水炸弹,在校园里炸开了,学院及系里的个别领导站出来极力反对,无奈木已成舟。

几天后,便传来撤换班主任的消息,接替王华老师的是一位刚从东北调来的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的女老师。王华老师则被“贬谪”到学院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那时,我们班里同学一致认为,对于一位刚刚参加工作而又第一次当班主任的雄心勃勃的王华老师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这种打击,不啻为当头一棒。

有一天,在校园里,我遇见了王华老师,他激动地紧紧握住我的手,对班里的情况问长问短,给人感觉他还是我们的班主任。

私底下,我听说王老师调离时曾闹过情绪,于是我装着若无其事问起他在图书馆的工作情况。王老师略有沉思,也许他不想让自己的学生觉察出他恋恋不舍地离开所热爱的班主任岗位的落寞的心态,他眉飞色舞地说,在图书馆,他收获多多,目前,他正参与图书馆的一些科研项目建设。

“是吗?”我略感惊奇,“王老师,你在图书馆工作,可以日日夜夜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蜜蜂只有采过许多花,才有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的非常有限,枯燥了……”

也许我是全校唯一认为他是“因祸得福”的.老师。听了我的话,只见王老师的眼眶顿时泛了红,眼皮儿眨了眨,一滴眼泪一下子滚了出来。他张开双手,把我搂在怀里,用手轻轻地拍拍我的后背,久久不能自语……

后来的事实证明,班长的改选以及两位班长同时“主政”的做法是有效的,班里原先那种正不压邪的局面,自此扭转乾坤。

当我碰到挫折和困难时,总是想起我的班主任王华老师。不管他心理压力多大,他都能挺了过来。其实,人世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真心付出,屡败屡战,就应无怨无悔,这便是王华老师给我的最好的教诲。

赞助商

赞助商